Tuesday, 15 November 2011

東來順

阿姨和姨丈移民到外國多年,近日難得回來香港一趟,米米便落令要好好款待他們吃一餐。要吃好的一餐晚飯,香港有不少選擇。在OpenRice找一下,發現「東來順」有不少好評,還有人提及酒樓的大廚曾在電視節目「大廚出馬」因某些菜式而嬴得獎項。我沒有看過「大廚出馬」,所以不知道菜式是怎麼樣。不過,因為最近有同學到過那兒吃飯,還拍了一些照片,給菜式的外觀吸引,一於趁阿姨這餐洗塵飯的機會,便到東來順試試。姨丈因為身體不舒服未能應約,所以便變成我們一家人自己吃的晚飯。

看OpenRice的網頁,很多人都介紹冷盆「龍井煙燻蛋」和得獎的「鶴湖蟹影」。可能它們也是東來順的招牌菜,所以套餐內也必有這兩樣。有不少到東來順吃飯的人,也會選擇套餐,貪大部份出名的菜式已在其中,自己又不用費神去想吃什麼。不過,我們一家人有些人不吃牛和羊,米米更是吃素居多,所以我們不要套餐,改散叫不同菜式。




「龍井煙燻蛋」和「鶴湖蟹影」這兩款菜式的外形很吸引,所以點菜時二話不說便要了它們。來之前還以為「鶴湖蟹影」這個得獎菜需要事先預訂,怎知即叫即有。除了這兩個菜外,我還點了「蔥油海蜇頭」、「龍井雞」、「香糟煎泥鯭」、「竹笙素燴」、「北京炒拉麵」和「富貴全家福」。


龍井煙燻蛋($28一隻)

今天我們只有五個人,所以只叫了兩隻煙燻蛋。蛋的外觀很吸引,上面的油讓我想起靚的咸蛋黃的油。將蛋吃下去,有很香的煙燻味道和茶香,可能因為是煙燻的緣故,茶香不是非常明顯。蛋黃用了溫泉蛋的做法,很有糖心的感覺。第一味上枱的前菜已讓大家食指大了動了 



蔥油海蜇頭($108)

這是第二樣上枱的前菜。菜牌上有兩個做法的海蜇頭:一款是蔥油;另一款是鎮江醋。Mr. Ha很喜歡吃海蜇,因貪它爽口和有咬口。他說很多食肆都是用一般海蜇做前菜,而有海蜇頭做前菜的不是太多,所以見到有海蜇頭這個前菜,便要求點了一客。海蜇頭用了醬油調味,所以給染了顏色,不過味道適中,也沒有因為蔥油的緣故,讓人感覺油膩。



鶴湖蟹影 

這是東來順的名菜,第一次來這兒吃飯又豈能不試。根據報紙的鱔稿,這個菜以蟹為主要材料,將它拆肉後,配以龍蝦粒一起炒,加上花雕酒,然後放在鍋巴上。因為鍋巴先以咸蛋黃炒香,所以入口會有蟹黃的油香和蛋黃味道。設計菜式的師傅因為想到蟹是從西湖來,所以便想到用藍色的橙酒啫喱湖來增加菜式的意境。為免鍋巴放於啫喱上影響口感,師傅特別用頭做出提蟹的蟹網,將兩者分隔,並特別用薑茶做成啫喱,用蟹模印出蟹仔的形狀放在湖上。文中還提及,以片做出的蟹網,中間還雕出多個小孔,令入口更為香脆。


我們今晚吃飯有五個人,所以有五件蟹肉鍋巴。不得不讚師傅的設計心思,這個菜未吃已經在外觀拿了很高分。在我們影相影夠了,待應便會先拿走,跟我們說她會將餸分好。我懷疑實情是不想我們弄破了那裝飾的藍色啫喱湖和白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要循環再用??  

再次上碟的時候,每人有一件蟹肉鍋巴和一塊蟹仔啫喱。蟹肉鍋巴真的非常好味,不過片就很稔,一點也不脆,有點美中不足。吃時不知道片的用處,看完鱔稿後才明白它是在扮演蟹網,不過一點也不似。蟹仔啫喱的薑味很濃,喜愛薑味的米米就舉手讚好,不愛吃薑的二小姐則說啫喱很辣。我覺得它的味道不錯,啫喱入口便溶,想必是沒有用了很多魚膠粉之故。







香糟煎泥鯭($158)


泥鯭是低價的魚,很少可以在高檔食肆上枱。小時候,米米和老爸總會買這種魚,拆肉煲粥給我們吃,所以它給我不少童年的回憶。我雖然到現在仍然不愛吃魚,但對這個給我不少回憶的泥鯭總有一點情意結。難得這兒有泥鯭吃,網上的評價亦不錯,所以便叫了一客。初時心想上枱的會是一條煎香的泥鯭魚,不過上枱時見到的是一條條的魚塊。Mr. Ha不愛吃魚,視蒸魚為洪水猛獸,因為嫌它有魚腥味。不過,今次的泥鯭是煎的,所以他難得地吃了一塊,後來給他發現了有魚骨。我以為墊底的是四季豆,咬下才知道是辣椒,不能吃辣的真的不用試,因為真的很辣 



龍井雞

四少是食肉獸,無肉不歡,所以特別為他點了「龍井雞」,讓他有肉到肚。跟龍井煙燻蛋一樣,這隻雞也充滿煙燻的香味。



富貴全家福($480)

只看名字,真的不太清楚這個湯是有什麼材料,只能估計是有很多材料在其中。可能因為這個緣故,菜牌上特別加了註解,這個湯其實是「花膠海參津白湯」。湯內材料十足,入口非常清甜。可惜每人只有一碗,否則我一定多喝幾碗 



竹笙素燴($138)

米米少吃肉,所以點素菜是少不了。這個菜的竹笙不錯,我們曾經去一些食肆吃過竹笙做的菜式,那些竹笙可以過水過得不夠,味道就似洗碗布一樣,很難吃。幸好,今次的竹笙沒有這些味,而且很少見到有這麼多白果(銀杏)。


北京炒拉麵

我們本來沒有打算點拉麵。主菜一開始上枱時,每人要了一碗白飯。奈何上菜的速度比我們吃飯的慢,飯差不多吃完,菜只上了一半,四少吃不飽,便要了一個炒拉麵。因為拉麵的外觀沒有什麼特別,所以沒有跟它來個寫真。

壽包

原本今次這餐飯除了是為阿姨洗塵外,還有是為她賀壽。我不知道要不要事前預訂,為免到時沒有,所以前一天打電話預訂。接電話的待應沒有明言是否需要預訂,只跟我要了數目後,然後說壽包是紅豆蓉做餡,而不是蓮蓉。我覺得這樣還特別,蓮蓉做的太普通了。雖然今天的主角沒有來,但我們照吃壽包,還跟在月初生日的四少說,這是他第二餐的生日飯 剛做好的壽包熱騰騰,非常鬆軟好味。




甜點吃過後,我們這餐飯也到了尾聲。埋單雖然要二千多元,但可以換來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飯,而且人人也滿意,我覺得偶然一次很值得。這間米芝蓮食肆真的不是浪得虛名,我跟米米說,阿姨和姨丈今次不能來,真的是他們的損失。今次三小姐因工作而未能跟我們一起吃這餐飯,加上我們還有好些菜式未試(好像是「花雕芙蓉蒸蟹鉗),所以我一定會再跟他們來這兒吃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