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開心,可以一年內去了三次旅行。Mr. Ha在6月生日,所以我們和他的爸爸媽媽去了台灣;我在8月轉工,所以我們在7月底跟米米、三小姐去了土耳其;然後Mr. Ha在12月轉工,我們就在11月中二人世界去了大阪和京都看紅葉。我上新工只是幾個月,只有幾天假期。為了善用時間,我們坐CX的凌晨機去大阪。

坐了4個多小時的飛機,我們終於到達關西國際機場。離開機場往南海電鐵站的途中,就已經看到好幾棵長滿紅色樹葉的樹,為我們的紅葉之旅揭開序幕

南海電鐵的「関西空港」站就在機場的隔壁,只要走相連的天橋,便可以到達地鐵站,真的非常方便。來日本之前,Mr. Ha先到代理的旅行社買了Kansai Thru Pass(關西乘車卡)。我們這幾天的旅程就用這張卡坐關西一帶的地鐵和私鐵,真的非常方便。

南海電鐵的「關西空港站」

我們住的Best Western Hotel Fino Osaka Shinsaibashi位於日本橋站附近,所以我們坐南海電鐵到「天下茶屋」站,然後再轉地下鐵往「長堀橋」站。
路線圖來源:南海電鐵網頁

路線圖來源:大阪市交通局網頁

到達酒店的時候,時間大約8時多。寄存了行李後,我們便開始大阪之旅。時間尚早,很多商舖還未開,我們決定先到大阪歷史博物館。
大阪歷史博物館
大阪歷史博物館位於中央區大手前4丁目1-32。如要到博物館的話,可以坐地鐵到「森之宮」站或「谷町四丁目」站。我們在「谷町四丁目」站下車,一直沿路走了約5分鐘,便到達博物館。

路線圖來源:大阪歷史博物館網頁

博物館展出多項實物模型、照片和影片,介紹大阪由古到今的歷程,讓參觀者從中可了解大阪由當初為日本首都,至昭和時期購物商店制1400年的演變過程。博物館的入場費是¥600。我們因為有Kansai Thru Pass,可以用附送的優惠劵,以9折的價錢(即¥540)入場劵。要享用優惠,售票員要求看我們的pass,檢查一下它是否還未過期。博物館樓高10層,買了票後職員指示我們乘電梯到最高層,然後由上至下的慢慢參觀。
10/F - 古代展廳(難波宮太極殿)

展廳的其中一面是落地玻璃,可以遠望到大阪城和難波宮遺跡公園。我們到達之時,展廳的電動屏幕還未到預設的打開時間,所以覺得室內有點暗。參觀了一會後,屏幕便在預設的時間打開,室內突然變得光猛起來。





坐了4個多小時的飛機,我們終於到達關西國際機場。離開機場往南海電鐵站的途中,就已經看到好幾棵長滿紅色樹葉的樹,為我們的紅葉之旅揭開序幕


南海電鐵的「関西空港」站就在機場的隔壁,只要走相連的天橋,便可以到達地鐵站,真的非常方便。來日本之前,Mr. Ha先到代理的旅行社買了Kansai Thru Pass(關西乘車卡)。我們這幾天的旅程就用這張卡坐關西一帶的地鐵和私鐵,真的非常方便。

南海電鐵的「關西空港站」


我們住的Best Western Hotel Fino Osaka Shinsaibashi位於日本橋站附近,所以我們坐南海電鐵到「天下茶屋」站,然後再轉地下鐵往「長堀橋」站。
路線圖來源:南海電鐵網頁

路線圖來源:大阪市交通局網頁

到達酒店的時候,時間大約8時多。寄存了行李後,我們便開始大阪之旅。時間尚早,很多商舖還未開,我們決定先到大阪歷史博物館。
大阪歷史博物館
大阪歷史博物館位於中央區大手前4丁目1-32。如要到博物館的話,可以坐地鐵到「森之宮」站或「谷町四丁目」站。我們在「谷町四丁目」站下車,一直沿路走了約5分鐘,便到達博物館。

路線圖來源:大阪歷史博物館網頁

博物館展出多項實物模型、照片和影片,介紹大阪由古到今的歷程,讓參觀者從中可了解大阪由當初為日本首都,至昭和時期購物商店制1400年的演變過程。博物館的入場費是¥600。我們因為有Kansai Thru Pass,可以用附送的優惠劵,以9折的價錢(即¥540)入場劵。要享用優惠,售票員要求看我們的pass,檢查一下它是否還未過期。博物館樓高10層,買了票後職員指示我們乘電梯到最高層,然後由上至下的慢慢參觀。

10/F - 古代展廳(難波宮太極殿)

展廳的其中一面是落地玻璃,可以遠望到大阪城和難波宮遺跡公園。我們到達之時,展廳的電動屏幕還未到預設的打開時間,所以覺得室內有點暗。參觀了一會後,屏幕便在預設的時間打開,室內突然變得光猛起來。




大殿內有不少排列整齊的文武百官和宮女待婢。





9/F - 中近世紀展廳(江戶時代)
這一層展示很多按比例製成的模型,全部都非常細緻,讓人目不暇給






9/F - 中近世紀展廳(江戶時代)
這一層展示很多按比例製成的模型,全部都非常細緻,讓人目不暇給

中世紀都市鎮

大阪本願寺御影堂
難波橋(前)和安治川(後)
兩條橋的模型上有不少人形的公仔,模仿當時安治川口、堂島米市和天滿青物市的繁華熱鬧景象。




大阪本願寺御影堂


難波橋(前)和安治川(後)
兩條橋的模型上有不少人形的公仔,模仿當時安治川口、堂島米市和天滿青物市的繁華熱鬧景象。



廣島藩藏屋敷
模型前有文字和平面圖解釋,雖然不知道藏屋敷是什麼地方,但看到平面圖上有很多平房都寫上「御米藏」,可以想像它們應該是收藏穀物的地方。後來翻查網上的資料,才知道「藏屋敷」原來是儲藏和販賣糧穀雜物的地方。在江戶時代,各藩都會在金融中心地帶興建這些「藏屋敷」。
模型前有文字和平面圖解釋,雖然不知道藏屋敷是什麼地方,但看到平面圖上有很多平房都寫上「御米藏」,可以想像它們應該是收藏穀物的地方。後來翻查網上的資料,才知道「藏屋敷」原來是儲藏和販賣糧穀雜物的地方。在江戶時代,各藩都會在金融中心地帶興建這些「藏屋敷」。

住友銅吹所
在江戶時代,日本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銅產國。在大阪的住友銅吹所在1636年開設,是當時日本最大的銅精煉廠,那時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銅都是來自這兒。這個模型可以慢慢自轉,讓參觀的人可以360度看當時古時代人的生活情況。







船場市鎮
這個船場市鎮的模型是在9樓展廳中最大的一個,當我們一看到時,真的禁不住「嘩」了一聲。模型雖然很大,但內裡非常精細,連每間屋的庭園內的園景也一絲不苟,非常厲害





角之芝居
在日文裏,「芝居」是指戲劇。最初的芝居是在寺廟拜祭酬神時才有的,後來才慢慢演變成民間戲劇。通往芝居的是太左衛門橋,而芝居旁邊有不少茶屋和饅頭屋。






御坐船

除了模型外,9樓的展廳還展示了一些江戶時代的物件。由於這兒的模型非常細緻,我和Mr. Ha花了最多時間在這一層展廳


為免破壞歷史文物,這兒的展廳跟一般的博物館一樣,室內只有暗暗的燈光。看得入神的時候,忽然望向地下,看到有一隻黑色的物體,原來是一隻不知算不算是狐狸類別的四腳動物的公仔,嚇得我還以為有老鼠
在江戶時代,日本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銅產國。在大阪的住友銅吹所在1636年開設,是當時日本最大的銅精煉廠,那時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銅都是來自這兒。這個模型可以慢慢自轉,讓參觀的人可以360度看當時古時代人的生活情況。








船場市鎮
這個船場市鎮的模型是在9樓展廳中最大的一個,當我們一看到時,真的禁不住「嘩」了一聲。模型雖然很大,但內裡非常精細,連每間屋的庭園內的園景也一絲不苟,非常厲害










角之芝居
在日文裏,「芝居」是指戲劇。最初的芝居是在寺廟拜祭酬神時才有的,後來才慢慢演變成民間戲劇。通往芝居的是太左衛門橋,而芝居旁邊有不少茶屋和饅頭屋。










御坐船


除了模型外,9樓的展廳還展示了一些江戶時代的物件。由於這兒的模型非常細緻,我和Mr. Ha花了最多時間在這一層展廳



為免破壞歷史文物,這兒的展廳跟一般的博物館一樣,室內只有暗暗的燈光。看得入神的時候,忽然望向地下,看到有一隻黑色的物體,原來是一隻不知算不算是狐狸類別的四腳動物的公仔,嚇得我還以為有老鼠


8/F - 發掘歷史的特集展廳
我個人覺得這一層的展廳,有部份是專為小朋友而設的。在這兒,遊客可以透過按比例再現的「遺跡」,學到調查發掘技術和對遺跡文物的觀察方法。展廳的另一部份,展示了一些很特別的展品,例如:展櫃內放了幾隻不同顏色的塑膠用品,其中工作人員更用了黃色的塑膠用品砌了一隻恐龍。我已忘記了這些展品是關於什麼主題。不過,根據拍照的Mr. Ha表示,這是用塑膠表現出來的藝術品。我個人覺得,塑膠製成品在70年代大為流行,是那時代一個很重要的發明。不同的塑膠製品有不同的功用,但想不到不同的東西加在一起,居然可以砌成一條恐龍和一隻飛機。





8樓其實只得半層,因為另一半層跟7樓打通了,以便展示大阪市的大街面貌。



7/F - 近代展廳(大阪市大街全景)
大阪市的歷史之旅,來到7樓便是終點了。這兒有的是由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的心齋橋和道頓堀的熱鬧景象。







當時的火車站模型



6樓是特別展覽室。不過我們來到當日,6樓沒有對外開放,所以參觀完7樓後,我們的大阪歷史博物館之旅便差不多完結了。博物館的一樓和地庫一樓也有展示遺跡,而地庫一層的遺跡好像要預約參觀。我們在博物館逗留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為免影響我們下一個行程,我們沒有看遺跡就離開了。

博物館的對面就是大阪城,我和Mr. Ha都曾經分別到過大阪和參觀過大阪城,所以今次沒有再到大阪城,反而我們到了大阪城的公園。

沿路走進大阪城,看到花了不少心機的園林景色。



整齊的園林背後,有着一班工人在努力修剪。

我個人覺得這一層的展廳,有部份是專為小朋友而設的。在這兒,遊客可以透過按比例再現的「遺跡」,學到調查發掘技術和對遺跡文物的觀察方法。展廳的另一部份,展示了一些很特別的展品,例如:展櫃內放了幾隻不同顏色的塑膠用品,其中工作人員更用了黃色的塑膠用品砌了一隻恐龍。我已忘記了這些展品是關於什麼主題。不過,根據拍照的Mr. Ha表示,這是用塑膠表現出來的藝術品。我個人覺得,塑膠製成品在70年代大為流行,是那時代一個很重要的發明。不同的塑膠製品有不同的功用,但想不到不同的東西加在一起,居然可以砌成一條恐龍和一隻飛機。






8樓其實只得半層,因為另一半層跟7樓打通了,以便展示大阪市的大街面貌。




7/F - 近代展廳(大阪市大街全景)
大阪市的歷史之旅,來到7樓便是終點了。這兒有的是由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的心齋橋和道頓堀的熱鬧景象。











當時的火車站模型



6樓是特別展覽室。不過我們來到當日,6樓沒有對外開放,所以參觀完7樓後,我們的大阪歷史博物館之旅便差不多完結了。博物館的一樓和地庫一樓也有展示遺跡,而地庫一層的遺跡好像要預約參觀。我們在博物館逗留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為免影響我們下一個行程,我們沒有看遺跡就離開了。

博物館的對面就是大阪城,我和Mr. Ha都曾經分別到過大阪和參觀過大阪城,所以今次沒有再到大阪城,反而我們到了大阪城的公園。

沿路走進大阪城,看到花了不少心機的園林景色。



整齊的園林背後,有着一班工人在努力修剪。

可能由於現在還是11月中,紅葉不算是很多,但是充斥着黃色 + 紅色 + 綠色的公園,也很好看。

這盤花的形態,讓我想起「小丸子」裡的花輪同學的髮型



這盤花的形態,讓我想起「小丸子」裡的花輪同學的髮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