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8 June 2011

2011台灣之旅 - Day 1.3 (野柳 & 菁桐)

我們原定的行程是遊完九份後,便到十分、平溪。不過,何大哥看到十那兒的天空烏雲密佈,應該正在下大雨,反觀野柳那邊天氣還好,所以便提議我們先到野柳。我最初擔心去野柳路程太遠,Mr. Ha的爸爸媽媽會太勞累,所以跟何大哥說取消這一站。既然何大哥說十分和平溪下雨,便一於跟着他的安排去野柳好了。


據何大哥所說,九份和野柳的車程約要50分鐘,即差不多1個小時。在開車的途中,何大哥會不時說一些台灣的地名由來,其中一個便是下圖的「基隆山」。他說以前的漁民在海上航行時,遠看這座山的形狀似雞籠,所以便稱這座山叫「雞籠山」。直至國民黨統治台灣,統治的人覺得這座山的名字奇怪和較為庸俗,細問之下,得知名字的由來。為了讓山的名字看來較為有文化,國民黨人便取了普通話同音異字的「基隆山」了。我自己一點也不覺得山的形狀似雞籠,不過它的名字卻來得很有意思。



越接近野柳,我們看到越多人在玩滑翔傘。第一次親身見到,感覺很得意。



除了玩滑翔傘外,還有不少人在岸邊釣魚。我們沿途還看到不少新人在拍pre-wedding photos,何大哥說這兒是拍婚照的熱門地點。



坐了1小時的車,我們終於到達野柳地質公園了。



如果對石頭有興趣的人,一定會非常喜歡野柳這個地方,因為處處也可以看到地殼變動的痕跡,這兒絕對上physical geography堂的好地方。



自從日本地震引發了福島核電站危機,很多人對核電很有戒心。原來野柳附近也有一間核電站,所以公園附近有一塊大型的告示牌,讓遊客知道哪兒是疏散和集合的地方。



地質公園入口的右邊是一條特產街,一個讓遊客放下銀兩的地方。



因為初時沒有打算到野柳,所以來台灣之前沒有做野柳的資料搜集。心想野柳會像郊野公園般免費入場,原來每位人士要付台幣50元的環境清潔費。門票用了燭台石給浪拍打的情景做封面,封底則是野柳的地形介紹。




進入地質公園後,首先見到的是幾座特別岩石的Q版公仔。因為入園的時候不早了,所以我只拍了其中兩個。


瑪伶鳥石                                               俏皮公主


 


除了很得意的Q版造型岩石外,地下還有兩幅用瓷磚砌成的女皇頭和燭台石。




眾所周知,女王頭是因風化而成。在長期受風化和侵蝕的情況下,它的外形已經逐漸改變,甚至有倒下的一天。為了保存其形態供遊客欣賞、拍攝和作為教材解說,台灣當局就在2009年做了一個仿真的女王頭像。何大哥說分真假的女王頭像很簡單,真的背景通常是藍色(藍天),假的就是綠色(因為有樹木做背景)。所以,如果有人拍了綠色背景的女王頭像,但說這是真的,那一定是講大話了


我覺得台灣人比較崇尚天然,女王頭因自然風化的緣故,隨時會斷頸而有倒下和面目全非的一天,但台灣人沒有刻意做什麼去維持原貌,反而隨着大自然的力量去決定女王頭的外形,因為這樣也是地理課。換了在香港,可能會有人刻意做很多保護措施,例如:加一個玻璃罩,讓女王頭不會倒下。



由於女王頭隨時「命不久矣」,所以地質公園積極尋找女王頭的繼任石頭,但是找不到外形相似的岩石。不過,在去年1月時,有一座蕈狀岩崩落,新的外形意外地跟女王頭類似。地質公園為此舉行命名比賽,最後定名為「俏皮公主」,希望這座岩石能成為女王頭的接班人。



地質公園內遍地也是奇形怪狀的石頭,還有不少化石。








薑石 - 真的很像一舊薑



燭台石 - 如果有浪拍打的話會更好看




何大哥說這個岩石的形狀像雪糕,我則覺得似一隻雞蛋放了在雞蛋杯上。



蕈狀岩 - 以我的地理知識,這是因為honeycomb weathering和wind abrasion所造成。




何大哥說這塊石的形狀像台灣的地形,我覺得一部分似,其實要加點幻想才會覺得這像台灣的地形。



最多人拍照的地方便是女王頭,公園特別安排了一名保安員維持秩序,當遊客影完一張相後,他便會指示遊客離開,不過有些人會偷雞多影一兩幅。



龍頭石


如何大哥所言,看石頭一定要從特定的角度看,才能看出它跟什麼相像。初時我們從另一角度看,完全看不出這塊石頭的外形像龍頭。



仙女鞋


我覺得叫「拖鞋石」更為貼切



菠蘿包石


我覺得像龜殼多一點,叫「龜石」更為貼切



金剛石



地質公園的面積不算十分大,但奇石真的很多,邊看邊拍照真的可以用上幾小時。幸好我們到來的時候較晚(下午5時),所以不用和陽光玩遊戲,否則真的會熱到中暑


 


公園內還有一些解說板,讓遊客知道這些獨特的地形是如何造成。



在野柳逗留至6時多,我們便起程到平溪放天燈。何大哥說在菁桐放天燈亦可,所以便帶我們到菁桐。到達之時,還看到下雨過後的痕跡。本來我想去平溪和十分,可惜時間太晚了,我們在之前的景點逗留了太長的時間,所以只可以去菁桐。到達菁桐,時間已經7時多,很多商店都已經關門,只剩下幾間售賣天燈的店舖還在營業,感覺很冷清,這跟我心目中放天燈的地方有很大距離  一般而言,在晚上放天燈的效果一定會比在白天放更好,晚上才是做生意的好時間,但很奇怪當地的店舖這麼早便關門休息。換了在香港的話,這兒一定燈火通明。


在菁桐,出名的除了被列入古蹟的菁桐火車站和菁桐老街外,還有這些給人寫下願望的竹筒。何大哥說菁桐這個地名的由來,是因為這地區一帶生長了很多菁桐樹,所以便因此用菁桐命名了。



因為大部分店舖已經關門,我們除了放天燈,便沒有什麼可做。不同顏色的天燈有不同意思,其實只要心想事成,什麼願望都可達成啦,所以我們選了粉紅色的天燈。到達菁桐之前,何大哥已經跟我們提過彩色天燈,他說所謂的彩色天燈只是四面不同顏色的天燈而已。要祈求好運的話,單色已經可以了,彩色天燈只是讓商家多一個賺錢的途徑(因為彩色天燈的價錢好像是單色天燈的一陪),沒有什麼特別。



Mr. Ha是壽星,所以就由他負責將願望寫在天燈上。何大哥說天燈有四面,我們可以一人寫一面。其實哪人寫也沒有所謂,因為Mr. Ha寫的就是希望人人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要做到心想事成,真的一點也不容易。



何大哥很好客,在泊好車後,買了一盒台灣道地食法的車厘茄給我們吃。我自己很喜歡吃車厘茄,但這種加糖和加薑的食法不太合我的口味



我們未試過點天燈,所以只是買了一隻粉紅色的天燈(價錢好像是台幣180元),打算說完願望後便將它升上天。當寫好後,何大哥跟我們說,天燈加上爆仗的話,升上天的效果更好看,因為有聲有畫嘛!!  然後,他跟售賣天燈的商家說,為什麼沒有爆仗,商家說要爆仗的話要另加台幣20元,而他們用的是環保爆仗(如果我沒有聽錯的話)。既然何大哥說效果好些,而價錢不貴,我們又買來爆仗。老闆娘幫我們將所有東西弄好後,便問我們要不要她幫忙放天燈。何大哥說他懂得放,然後就帶我們到火車軌上放天燈。他說晚上有一條綫道沒有火車(忘了問他是住哪一個地方),另一條則還會有火車經過,所以指示我們站在哪一條路軌最安全。


因為我們的天燈加上了爆仗,所以點了後,便要很快放手讓它升上半空。當天燈徐徐升上時,大家很自然地望上半空看着天燈,看得入神之際,忽然聽到火車的聲音,原來是往八堵的火車在我們身邊經過。幸好我們按何大哥的指示,站在適當的車軌上,否則小命不保,哈哈!! 在香港,大家除了在大埔的火車博物館外,應該沒有什麼機會站在路軌上,我的第一次站在路軌上就送了給菁桐  後來才發現路軌旁邊豎立了一個警告牌,禁止行人在軌道上行走  如非有何大哥帶路,我們一定不敢在路軌上放天燈,這個絕對需要專人指導!!



放完天燈後,何大哥便驅車送我們回台北。來台灣之前,有舊同事提議我到「京兆尹」吃宮廷菜。上網看過很多人寫有關京兆尹的食評,感覺好像不錯,當中最多人寫和讚的就是他們的甜品。不過,網上只有一兩篇幅提過他們的晚餐,有些人說那兒的顧客多是老一輩的人。在回程路途上,我問何大哥覺得京兆尹如何,他說食物不算是十分特別。他還反問我為什麼想到那兒吃飯,並說他個人不會建議我們去囉!! 其實到京兆尹吃飯只是出於好奇心想試試宮廷菜。不過,京兆尹的營業時間不算很晚,出發旅行前做了資料搜集,他們星期一至四及日的營業時間是:10:00 ~ 21:30;星期五及六:10:00 ~ 22:00。很奇怪的是京兆尹的官方網站沒有列出他們的營業時間,這些資料全是用google在其他網頁找出來。


我們回到酒店時,時間已經是9時多,就算坐的士,可能已過了人家last order的時間,加上今朝早起搭飛機,相信大家很攰了,所以只在酒店附近的一間麵館吃東西。就這樣,第一天在很攰的情況下完結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