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一邊吃東西一邊逛街,這種事很少能在香港做,因為香港人多車多塵也多;但在Luzern這樣做就感覺很寫意 到過Kapellbrucke和Spreuerbrucke後,我和Mr. Ha的下一站就是附近的「垂死獅子」雕像(Lion Monument)和冰河公園(Gletschergarten / Glacier Garden)。
垂死獅子像其實是一座負傷獅子的雕像,用以紀念在法國大革命時為保衛國王路易16和其他王室成員的約1100名瑞士僱傭兵。在這場反君主制的暴動中,僱傭兵有大約760名戰死,只有350名生還。在石像的上方刻有拉丁文「HELVETIORUM FIDEI AC VIRTUTI」,意思指「獻給忠誠和勇敢的瑞士」;下方刻字的第一行是「DIE X AUGUSTI II ET III SEPTEMBRIS MDCCXCII」,表示慘劇發生的時間:1792年8月10日和9月2、3日。
雕像在一個小公園內,前面有一個小湖,當時只有零星幾名遊客,環境十分寧靜。過了不久,一個祖國同胞的旅行團到來,大部份團員都高談闊論,整個環境即時變得很嘈吵。最過份是人家在拍照時,他們會好像看不到你般自顧自的站在你的旁邊擺pose拍照 他們的行徑真的讓人覺得丟臉
他們有的是錢,沒有的卻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
我不想讓這班人打擾我參觀隔壁冰河公園的興致,所以叫Mr. Ha快快進去。
進入公園要付入場費,成人每位CHF12。費用一點不便宜,但我覺得物有所值。可能要付費,所以那班嘈吵的大陸同胞沒有入內
我初時還以為冰河公園只是一個純粹展示冰川時期痕跡的公園,沒有什麼特別的看頭;但意想不到這兒的可看性對我來說相當高。公園其實包括三部份:(1)帆布遮蓋的天然遺跡、(2)鏡子迷宮、(3)博物館,以及一個觀景台。
冰河公園的出現本來是基於偶然。在1872年,一名瑞士商人Josef Wilhelm Amrein-Troller在自己的家建地下酒窖,工人在挖掘途中,無意中發現了很多磨滑得很圓的石頭(round boulders)和很深的壺洞(pothole)。原本這些被冰川覆蓋和只會出現在雪山上的東西,便因這一次的無心插柳建酒窖的情況下被發現了。這個天然奇景在1年後對外開放,很快便成為熱門的旅遊勝地。為了保護這個天然奇景,公園方面特別在建了一個帆布上蓋,避免雨水、陽光和風的侵蝕。
天然遺跡
這個便是在冰河公園發現最深的壺洞,足足有9.5米深。壺洞的形成,是由於在冰河表面溶化的水滲進冰河內,強大的壓力令水高速地以漩渦式運行,水中混雜了河床的沙石,故此壺洞便因abrasion而形成。
鏡子迷宮
這個有90面鏡子的鏡子迷宮是為1896年日內瓦萬國博覽會而設的,在1899年便移送到冰河公園繼續展覽。這個迷宮雖然比香港科學館內的「鏡花緣」展覽的規模還小,但我覺得它比香港的還好。為了讓人有置身迷宮的感覺,這兒的地下特別用三角形的磚砌成,加上鏡子的折射,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而撞鏡子 我看見曾經有幾個人差點兒撞鏡,所以我沿着走時,當攪不清楚這是真的走廊,還是鏡子的反射時,最穩陣就是伸手去摸前路
園方在鏡子迷宮的出口,放了好幾塊哈哈鏡。我們在不同的哈哈鏡前擺pose影相,看到自己在哈哈鏡的反映真的覺得很好笑。
博物館
現在博物館是Josef Wilhelm Amrein-Troller的大宅,除了有冰河展覽和講解琉森由古至今的歷史發展外,還有瑞士人作息起居的展覽。
這個1:500的模型,是仿照1792年的琉森市環境做出來。當時的琉森市人口只有4,300人,而那時的Chapel Bridge更伸延至東北面。
除了1792年的琉森市模型外,博物館還展出不同時期及風格的瑞士民居。
博物館裡的Residence museum部份,展示了當時瑞士人的起居和生活環境(以下的圖片取自Gletschergarten Luzern的網頁)。
博物館內除了有glacier museum residence、geoworld 和 residence museum,還有展示一些從世界各地搜羅到的奇形怪狀的石頭。有些石頭的外形真的很特別,就好像下面兩塊在法國搜集回來的石頭,外形跟檸檬很相似
不經不覺,我們在冰河公園逛了一個多小時。要不是我們逗留在琉森的時間有限,我想我們一定會在這兒留得更耐。我知道有些人覺得這兒展示的東西沒有十分大的興趣,所以認為可看性不高。不過,對我來說,這兒展出的東西之多令我有點意料之外,我反而覺得這兒值得一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