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過宇治上神社,沿着路上的指示一直走,走到一條分义路,走過左邊的那一路就可到達源氏物語博物館。未到宇治之前,我對《源氏物語》的認識只限於知道它是一本對日本文學很有影響力的古代長篇小說,內容跟中國的紅樓夢差不多,作者是一名叫紫式部的女作家。參觀過後,我開始對源氏物語有多一些認識。
源氏物語博物館地圖(圖片來源:源氏物語博物館官方網頁)



源氏物語博物館地圖(圖片來源:源氏物語博物館官方網頁)



源氏小徑
通往源氏物語博物館的小徑叫「源氏小徑」。這條小徑長滿楓樹,夏天時一片茂密的綠色,相信秋天時樹葉轉黃時一定很好看



源氏物語博物館
位於宇治的源氏物語博物館是在日本唯一一間有關《源氏物語》的博物館,它在1998年開館,提供很多有關這本長篇小說的資料。在2008年是《源氏物語》有記載以來的第一千年,博物館在這一年給重新裝修,成了現在的樣子。
博物館的入場費是成人¥500,參觀者要在接待處自行購買門票。售票機的外觀跟在拉麵店的無異,但選擇只有兩個:一是買成人票,另一個是買兒童票,操作容易得多。 入場費包括進入博物館參觀和一個導賞錄音解說機。我們這天來的時候沒有太多遊人,接待處的職員在我們購票後便主動問我們要哪一種語言(日文、英文和普通話)的解說機。
博物館內有平安之間、棧橋、宇治之間、物語之間、映像展示室和企劃展示室。

企劃展示室
這個展示室向參觀者介紹《源氏物語》內的場景建築、當時貴族的娛樂和衣著、家居擺設。由於這兒不准拍照,所以只在門外拍了一張。
平安之間
紫式部撰寫《源氏物語》時正值日本的平安時代,順理成章平安時代成為了故事的時代背景。

牛車
根據博物館的資料,這輛牛車是貴族才能乘坐的車,是一個身分權力的象徵。

展廳的另一旁展示了《源氏物語》其中一個場景,就是光源氏正在偷看空蟬和軒端荻在下棋。在平安時代,女子通常沒有什麼地位可言,故此在故事中所有女子都是沒有名字,連紫式部這個名字也是後人給作者起的。故事裡的女子的名字都是後人依據篇章的名字或故事中敘述的特徵而加上的。在眾多的名字中,我覺得「若紫」(紫上以前的名字)和「浮舟」這兩個名字最有詩意


通往源氏物語博物館的小徑叫「源氏小徑」。這條小徑長滿楓樹,夏天時一片茂密的綠色,相信秋天時樹葉轉黃時一定很好看




源氏物語博物館
位於宇治的源氏物語博物館是在日本唯一一間有關《源氏物語》的博物館,它在1998年開館,提供很多有關這本長篇小說的資料。在2008年是《源氏物語》有記載以來的第一千年,博物館在這一年給重新裝修,成了現在的樣子。

博物館的入場費是成人¥500,參觀者要在接待處自行購買門票。售票機的外觀跟在拉麵店的無異,但選擇只有兩個:一是買成人票,另一個是買兒童票,操作容易得多。 入場費包括進入博物館參觀和一個導賞錄音解說機。我們這天來的時候沒有太多遊人,接待處的職員在我們購票後便主動問我們要哪一種語言(日文、英文和普通話)的解說機。

博物館內有平安之間、棧橋、宇治之間、物語之間、映像展示室和企劃展示室。

企劃展示室
這個展示室向參觀者介紹《源氏物語》內的場景建築、當時貴族的娛樂和衣著、家居擺設。由於這兒不准拍照,所以只在門外拍了一張。

平安之間
紫式部撰寫《源氏物語》時正值日本的平安時代,順理成章平安時代成為了故事的時代背景。

牛車
根據博物館的資料,這輛牛車是貴族才能乘坐的車,是一個身分權力的象徵。

展廳的另一旁展示了《源氏物語》其中一個場景,就是光源氏正在偷看空蟬和軒端荻在下棋。在平安時代,女子通常沒有什麼地位可言,故此在故事中所有女子都是沒有名字,連紫式部這個名字也是後人給作者起的。故事裡的女子的名字都是後人依據篇章的名字或故事中敘述的特徵而加上的。在眾多的名字中,我覺得「若紫」(紫上以前的名字)和「浮舟」這兩個名字最有詩意




貴族服裝介紹
展廳也有一些當時貴族衣著、遊戲和家具的介紹,還展示了一套十二單和服。



展廳也有一些當時貴族衣著、遊戲和家具的介紹,還展示了一套十二單和服。




展廳內還有一個 投影設備,將一張張圖畫配合解說播放出來。事後看回網上的資料,才知道那是解說光源氏一生的愛情故事。根據維基百科,光源氏是日本天皇桐壺帝之子,因為天皇不想他捲入宮廷鬥爭,所以將他降為大臣,賜姓源氏。由於源氏給人光明燦爛的感覺(被人貶了位還光明
) ,故美稱為「光源氏」。
以現代的角度來看,光源氏的生活其實很糜爛和荒唐。他因父親的寵妃藤壺的長相跟自己已故母親相似,所以長大後對藤壺有愛慕之情。藤壺年紀跟光源氏只差五年,但礙於自己是後母的身份而不願越規;但光源氏趁藤壺因病回了娘家便借機跟人有了關係,最後藤壺更因此有了光源氏的骨肉,成了後來的冷泉帝。古代的倫理觀念非常薄弱,換了在後幾代或現代,當事人不是給人拉了去浸豬籠,便是要成了階下囚

六条院
投影圖畫的下方擺放了一座「六条院」的模型,是光源氏和一眾女伴子女的居所。「六条院」分作春夏秋冬四個町,而四個町的景色跟四季互相配合。


春之御殿
這兒是光源氏跟女三宮(正室,光源氏兄長朱雀院的女兒,亦即是光源氏的姪女)、紫上(因貌似藤壺而被光源氏帶回家教養,亦是光源氏最鍾愛的人)三人居住的庭院。光源氏在晚年受兄長朱雀院所託而娶女三宮,由於跟光源氏的年紀相差很大,女三宮後來跟人私通生子,最後還出家。至於紫上,她因光源氏娶了女三宮為正室而鬱鬱不歡,在女三宮出家後不久病逝,光源氏後來也遁入空門。對後世的準則來說,這家人的關係真的非常超級一團糟

以現代的角度來看,光源氏的生活其實很糜爛和荒唐。他因父親的寵妃藤壺的長相跟自己已故母親相似,所以長大後對藤壺有愛慕之情。藤壺年紀跟光源氏只差五年,但礙於自己是後母的身份而不願越規;但光源氏趁藤壺因病回了娘家便借機跟人有了關係,最後藤壺更因此有了光源氏的骨肉,成了後來的冷泉帝。古代的倫理觀念非常薄弱,換了在後幾代或現代,當事人不是給人拉了去浸豬籠,便是要成了階下囚


六条院
投影圖畫的下方擺放了一座「六条院」的模型,是光源氏和一眾女伴子女的居所。「六条院」分作春夏秋冬四個町,而四個町的景色跟四季互相配合。


春之御殿
這兒是光源氏跟女三宮(正室,光源氏兄長朱雀院的女兒,亦即是光源氏的姪女)、紫上(因貌似藤壺而被光源氏帶回家教養,亦是光源氏最鍾愛的人)三人居住的庭院。光源氏在晚年受兄長朱雀院所託而娶女三宮,由於跟光源氏的年紀相差很大,女三宮後來跟人私通生子,最後還出家。至於紫上,她因光源氏娶了女三宮為正室而鬱鬱不歡,在女三宮出家後不久病逝,光源氏後來也遁入空門。對後世的準則來說,這家人的關係真的非常超級一團糟


秋之御殿
秋之御殿是秋好中宮的居所。秋好中宮是桐壺帝的弟弟(即是光源氏的舅父)和六條御息所的女兒。六條御息所生前跟光源氏曾經交往而弄得聲名狼藉,她在臨終時將秋好中宮交託給光源氏照顧。光源氏和秋好中宮相差八歲,但前者因六條御息所託孤便成了後者的養父。光源氏的毛病是很容易喜歡人,所以他連養女也愛上。幸好,秋好中宮因為不想重蹈自己母親的覆轍,遠離光源氏,嫁給其實是光源氏兒子的冷泉帝。後來多得光源氏的幫助,一無所出的她成了中宮皇后。

冬之御殿
這是明石之姬(光源氏女兒)居住的庭院。

棧橋
源氏物語的第一、二部分以平安京城作背景,而第三部(最後十帖)的主角是光源氏的兒子薰的愛情故事,背景改了在宇治。由平安之間到宇治之間的走廊,設計得好像在鴨川上的棧橋,象徵由平安京城渡過鴨川和跨越山道後來到宇治。

宇治之間
《源氏物語》的最後十帖在宇治發生,故也被稱為「宇治十帖」。這個展館便是展示最後十帖在宇治發生的故事,主角由光源氏轉到他的兒子薰的身上。

展廳展示了中宇治十帖中《橋姬》的「薰君隔墻相觑」的場景,薰正在偷看中君和大君兩姐妹合奏。在《橋姬》那一帖中,故事說到薰對自己的身世感到迷惑,所以開始頻繁往來他的父親光源氏同父異母的弟弟(八之宮)的宇治山莊。八之宮是桐壺皇的八皇子,因在權力鬥爭失利而遷居宇治。他晚年得女,育有三名女兒,分別是:大君、中君和庶出的浮舟。有一次八之宮不在,薰在門外偷看大君和中君兩位公主的合奏。薰喜歡大君但被大君因為決定終生不嫁所拒,反被勸大君娶自己的妹妹中君。後來,薰撮合中君和匂宮(母為光源氏之女明石皇后,比薰少一歲的姨甥),以為這樣便可讓大君明白自己的心意。

秋之御殿是秋好中宮的居所。秋好中宮是桐壺帝的弟弟(即是光源氏的舅父)和六條御息所的女兒。六條御息所生前跟光源氏曾經交往而弄得聲名狼藉,她在臨終時將秋好中宮交託給光源氏照顧。光源氏和秋好中宮相差八歲,但前者因六條御息所託孤便成了後者的養父。光源氏的毛病是很容易喜歡人,所以他連養女也愛上。幸好,秋好中宮因為不想重蹈自己母親的覆轍,遠離光源氏,嫁給其實是光源氏兒子的冷泉帝。後來多得光源氏的幫助,一無所出的她成了中宮皇后。

冬之御殿
這是明石之姬(光源氏女兒)居住的庭院。

棧橋
源氏物語的第一、二部分以平安京城作背景,而第三部(最後十帖)的主角是光源氏的兒子薰的愛情故事,背景改了在宇治。由平安之間到宇治之間的走廊,設計得好像在鴨川上的棧橋,象徵由平安京城渡過鴨川和跨越山道後來到宇治。


宇治之間
《源氏物語》的最後十帖在宇治發生,故也被稱為「宇治十帖」。這個展館便是展示最後十帖在宇治發生的故事,主角由光源氏轉到他的兒子薰的身上。

展廳展示了中宇治十帖中《橋姬》的「薰君隔墻相觑」的場景,薰正在偷看中君和大君兩姐妹合奏。在《橋姬》那一帖中,故事說到薰對自己的身世感到迷惑,所以開始頻繁往來他的父親光源氏同父異母的弟弟(八之宮)的宇治山莊。八之宮是桐壺皇的八皇子,因在權力鬥爭失利而遷居宇治。他晚年得女,育有三名女兒,分別是:大君、中君和庶出的浮舟。有一次八之宮不在,薰在門外偷看大君和中君兩位公主的合奏。薰喜歡大君但被大君因為決定終生不嫁所拒,反被勸大君娶自己的妹妹中君。後來,薰撮合中君和匂宮(母為光源氏之女明石皇后,比薰少一歲的姨甥),以為這樣便可讓大君明白自己的心意。


宇治之間的另一邊介紹一些《源氏物語》中的貴族所使用的香料和繪卷。宇治之間旁邊的映像展示廳,播放《源氏物語》中「橋姬」這個篇章的20分鐘短片。我們沒有進去看,對我來說應該會是很悶和婆媽的情節 
物語之間
這個展廳介紹《源氏物語》中的宇治、紫式部和一些相關的資料。


看完博物館的所有展廳後,我們走到博物館的另一邊,這兒有博物館餐廳和紀念品店。



物語之間
這個展廳介紹《源氏物語》中的宇治、紫式部和一些相關的資料。


看完博物館的所有展廳後,我們走到博物館的另一邊,這兒有博物館餐廳和紀念品店。




紀念品店售賣很漂亮的和紙,上面的是《源氏物語》的場景。




在朝霧橋附近,還有一個宇治十帖的紀念碑,以宇治十帖的女主角浮舟和匂宮(光源氏女兒之子)在宇治川上泛舟這一幕為題。他們二人背後的屏風上畫有《源氏物語》中《橋姬》一帖中的「薰君隔墻相覤」一幕。

浮舟是八之宮的私生女,自小在鄉下地方長大。因為被退婚,所以來到京城投靠同父異母姐姐中宮。當時,大君已經去世,薰因為對大君的感情而不自覺地對中君越禮。中君當時已經嫁了給匂宮,為免被丈夫誤會,她告訴薰浮舟和已故的大君相像,好讓薰移情別戀浮舟。薰見過浮舟,驚覺她跟大君非常相像,於是便開始照顧她。與此同時,從小開始很喜歡跟薰競爭的匂宮知道此事後,便刻意認識和追求浮舟。雖然匂宮和薰一同在六条院長大,情同兄弟,但因性格風流而屢次搶奪薰所喜歡的人(大君和浮舟),二人因此交惡。浮舟夾在二人之中,感覺非常痛苦,最後以投河自盡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兩難的情況。浮舟投河後獲救被送往尼庵,並削髮為尼,遠離俗世煩惱。縱使後來薰到尼庵求見,浮舟堅決以認錯人為由拒絕相見。






在朝霧橋附近,還有一個宇治十帖的紀念碑,以宇治十帖的女主角浮舟和匂宮(光源氏女兒之子)在宇治川上泛舟這一幕為題。他們二人背後的屏風上畫有《源氏物語》中《橋姬》一帖中的「薰君隔墻相覤」一幕。

浮舟是八之宮的私生女,自小在鄉下地方長大。因為被退婚,所以來到京城投靠同父異母姐姐中宮。當時,大君已經去世,薰因為對大君的感情而不自覺地對中君越禮。中君當時已經嫁了給匂宮,為免被丈夫誤會,她告訴薰浮舟和已故的大君相像,好讓薰移情別戀浮舟。薰見過浮舟,驚覺她跟大君非常相像,於是便開始照顧她。與此同時,從小開始很喜歡跟薰競爭的匂宮知道此事後,便刻意認識和追求浮舟。雖然匂宮和薰一同在六条院長大,情同兄弟,但因性格風流而屢次搶奪薰所喜歡的人(大君和浮舟),二人因此交惡。浮舟夾在二人之中,感覺非常痛苦,最後以投河自盡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兩難的情況。浮舟投河後獲救被送往尼庵,並削髮為尼,遠離俗世煩惱。縱使後來薰到尼庵求見,浮舟堅決以認錯人為由拒絕相見。
對《源氏物語》的了解多些,就會對宇治的感覺也有所不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