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休息了一會,我們便出發到京都御所,參加預先在網上報了名的guided tour。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京都御所是日本皇室於1868年明治維新前的居所。在平安時代以來,京都御所經歷無數的大火破壞和重建。現存的京都御所已不是原本位於平安京內的皇室居所的所在地,它只時當時的里內裏(臨時皇居)之一。
京都御所模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京都御所位於京都市營鐵路的「今出川駅」和「丸太町駅」中間。我們出發前問酒店職員可以坐什麼車到京都御所,答案是(1) 坐的士和 (2) 坐地鐵。
京都御所跟「今出川駅」比較近。如果坐京阪電車的話,就要用比較迂迴的方法才到「今出川駅」,十分費時。我們要在參觀時間(下午2時)開始前10分鐘到達,現在已經是下午1時10分,所以我們決定坐的士到「京都駅」,然後坐市營地鐵到「今出川駅」
「京都駅」和「今出川駅」中間有「五条」、「四条」、「烏丸御池」、「丸太町」4個車站,車程約需15分鐘。
京都御所模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京都御所位於京都市營鐵路的「今出川駅」和「丸太町駅」中間。我們出發前問酒店職員可以坐什麼車到京都御所,答案是(1) 坐的士和 (2) 坐地鐵。

京都御所跟「今出川駅」比較近。如果坐京阪電車的話,就要用比較迂迴的方法才到「今出川駅」,十分費時。我們要在參觀時間(下午2時)開始前10分鐘到達,現在已經是下午1時10分,所以我們決定坐的士到「京都駅」,然後坐市營地鐵到「今出川駅」


「京都駅」和「今出川駅」中間有「五条」、「四条」、「烏丸御池」、「丸太町」4個車站,車程約需15分鐘。

到達「今出川駅」時剛好下午1時45分,還要走10分鐘才到京都御所。我初時還以為這裡就是guided tour的集合地點,原來它只是Information Office,沒有事先申請參加guided tour的人好像在這裡填表。


跟着指示走了5分鐘,終於來到遊客參觀京都御所的專用出入口 -- 清所門。
門口有三個工作人員把守,慎防沒有事先申請的人闖入,而門外也貼有告示,清楚寫明參觀的人必須有當日的參觀確認信才可進入。

門口有三個工作人員把守,慎防沒有事先申請的人闖入,而門外也貼有告示,清楚寫明參觀的人必須有當日的參觀確認信才可進入。

工作人員在檢查過確認信後,便指示我們入內,然後再將信件交給接待處的職員和拿取京都御所的小冊子。
所有參加guided tour的人需要先到waiting room等候和觀看一齣介紹京都御所的短片。

所有參加guided tour的人需要先到waiting room等候和觀看一齣介紹京都御所的短片。

未走進waiting room已經有不少人在御所外圍拍照
Waiting Room可以容納大概80人,旁邊有兩個售賣紀念品的櫃台。日本人做事一向很周詳,我不明白為何waiting room內只有一個30多吋的電視機播放短片。老實說,坐在後面的人根本看不到電視上播放的東西。
Guided tour一般有60人,所有人到齊後,座位差不多給坐滿。看完短片後,我們的導賞員便走出來告訴大家,可以將個人物品放在waiting room內的免費locker中,參觀完後才回來這兒取回。
御所的導賞團有兩種參觀路線,一種是標準路線(需時35分鐘),另一種是濃縮路線(需時60分鐘)。我們參加的英文導賞團是走標準參觀路線,每天只有上午10時和下午2時兩團。
資料和圖片來源:京都御所網頁、維基百科


Waiting Room可以容納大概80人,旁邊有兩個售賣紀念品的櫃台。日本人做事一向很周詳,我不明白為何waiting room內只有一個30多吋的電視機播放短片。老實說,坐在後面的人根本看不到電視上播放的東西。

Guided tour一般有60人,所有人到齊後,座位差不多給坐滿。看完短片後,我們的導賞員便走出來告訴大家,可以將個人物品放在waiting room內的免費locker中,參觀完後才回來這兒取回。

御所的導賞團有兩種參觀路線,一種是標準路線(需時35分鐘),另一種是濃縮路線(需時60分鐘)。我們參加的英文導賞團是走標準參觀路線,每天只有上午10時和下午2時兩團。
資料和圖片來源:京都御所網頁、維基百科

宜秋門
宜秋門是御所西側御門,它位處waiting room附近,是很多遊客拍照的第一個地方。
御車寄
這裡是被允許覲見的人在正式參拜前的玄關,亦是天皇出皇宮時所乘坐的馬車存放的地方。
宜秋門是御所西側御門,它位處waiting room附近,是很多遊客拍照的第一個地方。


御車寄
這裡是被允許覲見的人在正式參拜前的玄關,亦是天皇出皇宮時所乘坐的馬車存放的地方。


諸大夫之間
這兒是為了正式事由進入宮殿者的等候處,內有三間房間,按照來訪者的地位來安排他們在哪一間房等候。最高級別的叫「公卿之間」,諸侯的等候處叫「殿上人之間,其他人的等候處叫「諸大夫之間」。根據房間內的拉門畫,每一間房也有一個別名。
這兒是為了正式事由進入宮殿者的等候處,內有三間房間,按照來訪者的地位來安排他們在哪一間房等候。最高級別的叫「公卿之間」,諸侯的等候處叫「殿上人之間,其他人的等候處叫「諸大夫之間」。根據房間內的拉門畫,每一間房也有一個別名。

虎之間
鶴之間
櫻之間
為免遊客離隊或走散,御所方面安排了一位保安叔叔跟在大隊後面,提醒我們這等賴着拍照的人向前行

鶴之間

櫻之間

為免遊客離隊或走散,御所方面安排了一位保安叔叔跟在大隊後面,提醒我們這等賴着拍照的人向前行


新御車寄
覲見天皇的人太多,舊有的御車寄不敷應用,所以蓋了一個新的御車寄。



月華門
月華門是紫宸殿西側的門。

月華門是紫宸殿西側的門。


日華門
日華門在月華門的對面,是紫宸殿東側的門。
承明門
這道門是御所南面中央的門,從這兒可以看到紫宸殿的正面。
紫宸殿
紫宸殿是舉行登基大典、節會等重要儀式的最高規格的正殿,它是京都御所的象徵性代表建築物。殿內中央有高御座及御帳台,分別為天皇、皇后舉行即位儀式時的御座。可能因為它的重要性,紫宸殿平日不會對外開放,除非是特別的日子(例如:天皇誕辰、2009年天皇和皇后結婚50周年、新任天皇即位等等),所以大家只能從正門或各個側門遠望這座建築物。
日華門在月華門的對面,是紫宸殿東側的門。

承明門
這道門是御所南面中央的門,從這兒可以看到紫宸殿的正面。

紫宸殿
紫宸殿是舉行登基大典、節會等重要儀式的最高規格的正殿,它是京都御所的象徵性代表建築物。殿內中央有高御座及御帳台,分別為天皇、皇后舉行即位儀式時的御座。可能因為它的重要性,紫宸殿平日不會對外開放,除非是特別的日子(例如:天皇誕辰、2009年天皇和皇后結婚50周年、新任天皇即位等等),所以大家只能從正門或各個側門遠望這座建築物。

檜皮葺屋根實物模型
在承明門旁邊有一個檜皮葺屋根(即:屋頂)實物模型,說明京都御所的屋頂是用檜木皮鋪滿的,而早年的屋頂修繕工作也是遵循這個古法進行。
在承明門旁邊有一個檜皮葺屋根(即:屋頂)實物模型,說明京都御所的屋頂是用檜木皮鋪滿的,而早年的屋頂修繕工作也是遵循這個古法進行。



大臣宿所
建禮門
建禮門是御所的正門,又稱南御門。這道門平日不會開放給人員出入,只在天皇皇后親臨、或外國貴賓來臨參觀時才會開啟。我覺得建禮門跟其他的御門外型一樣,只是它的象徵意義比其他的高。

建禮門
建禮門是御所的正門,又稱南御門。這道門平日不會開放給人員出入,只在天皇皇后親臨、或外國貴賓來臨參觀時才會開啟。我覺得建禮門跟其他的御門外型一樣,只是它的象徵意義比其他的高。

春興殿
春興殿是放置武器和盔甲的地方。
春興殿是放置武器和盔甲的地方。

建春門
建春門是御所的東側門。
建春門是御所的東側門。

小御所和御學問所
在參觀清涼殿時,我們途經一道門,可以望到小御所和御學問所。由於不知道會否參觀,所以先拍拍照。
在參觀清涼殿時,我們途經一道門,可以望到小御所和御學問所。由於不知道會否參觀,所以先拍拍照。

御池庭一角

紫宸殿的後方
我們無緣近距離見到紫宸殿的正面,但可以近距離看到正殿的後方。
我們無緣近距離見到紫宸殿的正面,但可以近距離看到正殿的後方。



清涼殿
清涼殿在平安時代曾是天皇主要的活動場所,它的功能在戰國時代末期後被御常御殿所取代,現在是其他日常儀式舉行的地方。在相中殿前左方的是漢竹,右邊的是吳竹。我們的導賞員說漢竹是漢朝皇帝送給日本皇室的,但吳竹的由來就沒有詳細的解說。
清涼殿在平安時代曾是天皇主要的活動場所,它的功能在戰國時代末期後被御常御殿所取代,現在是其他日常儀式舉行的地方。在相中殿前左方的是漢竹,右邊的是吳竹。我們的導賞員說漢竹是漢朝皇帝送給日本皇室的,但吳竹的由來就沒有詳細的解說。


小御所
看過清涼殿後,我們跟着導賞員走到小御所和御池庭那一邊。小御所是一個舉行元服(成年式)儀式的地方,也是天皇接見將軍和諸侯的地方。
看過清涼殿後,我們跟着導賞員走到小御所和御池庭那一邊。小御所是一個舉行元服(成年式)儀式的地方,也是天皇接見將軍和諸侯的地方。

蹴鞠之庭
蹴鞠之庭位於小御所和御學問所之間。蹴鞠是中國古代的足球,也是日本皇室和貴族經常進行的娛樂活動。
蹴鞠之庭位於小御所和御學問所之間。蹴鞠是中國古代的足球,也是日本皇室和貴族經常進行的娛樂活動。

御學問所
御學問所不僅是讀書的地方,也被用來舉辦「和歌會」等活動。
御池庭
御池庭是日本皇室的御花園,池塘的中心有一個小沙洲,靠一條小橋將兩者連接。

御學問所不僅是讀書的地方,也被用來舉辦「和歌會」等活動。

御池庭
御池庭是日本皇室的御花園,池塘的中心有一個小沙洲,靠一條小橋將兩者連接。


御常御殿
御常御殿是京都御所中最大的御殿,是天皇日常起居生活的地方。
劍璽之間
劍璽之間是放置日本歷代天皇繼承的三種神器:八咫鏡、天叢雲劍和八尺瓊勾玉的地方。
御常御殿是京都御所中最大的御殿,是天皇日常起居生活的地方。


劍璽之間
劍璽之間是放置日本歷代天皇繼承的三種神器:八咫鏡、天叢雲劍和八尺瓊勾玉的地方。


御三間
這兒是舉辦七夕和盂蘭盆會(中元節)的地方。
經過御三間,大隊便走到御所中央的大空地,我們的導賞團就此完結。我們的解說員已經離開,但保安叔叔盡忠職守,站在遠處目送我們離開,相信最重要的原因是防止我們往回走
這兒是舉辦七夕和盂蘭盆會(中元節)的地方。

經過御三間,大隊便走到御所中央的大空地,我們的導賞團就此完結。我們的解說員已經離開,但保安叔叔盡忠職守,站在遠處目送我們離開,相信最重要的原因是防止我們往回走


這個中央大空地有着濃厚的日式園林景色,看得出打理它的人花了不少心血。


一個小時的導賞團完結後,大家便走回waiting room取回自己的物品,然後便離開御所。

在清所門不遠處,有一個餐廳和免費休息的地方,還有售賣紀念品和京都手信的櫃台。


看見火爐有一條大煙囪連接,我懷疑它是真的能用,不只是一個裝飾
火爐上貼着的那張紙寫上:左邊是免費休息地方,右邊是餐廳。


在這兒休息了一會後,我們離開京都御所,坐地下鐵回京都駅。

回到京都駅,我和Mr. Ha有點累,剛巧路過Lipton Cafe,見到放在櫥櫃的蛋糕非常漂亮。我最愛吃麵包和蛋糕,看見這麼漂亮的蛋糕,當然忍不住拉Mr. Ha入內吃個下午茶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