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後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Dimmuborgir labyrinth。在冰島,這兒亦被稱作Dark Castles。Dimmuborgir位於米湖的東面,是一大片由不同岩石和岩洞組成的天然景觀。


進入Dimmuborgir的範圍前會先經過一道鐵圍欄,圍欄上寫有"1942",這是Dimmuborgir的擁有權由私人交給冰島政府的年份。在1940年代早期,Dimmuborgir沒有現在這麼多植物,大片地方佈滿風吹來的沙石,有些地方更差不多給沙石完全覆蓋。為了更好地保存這片獨特的地方,一群Geiteyjarstrond的農民將Dimmuborgir交給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管理。冰島政府接收這個地方後,首先建築了石造的圍欄,並在南面種植lyme grass(披鹼草)抓緊泥土,防止風將泥沙吹起侵蝕岩石。經過一番努力後,Dimmuborgir便成了現在的樣子


入口處豎立了不少展板,給遊人介紹Dimmuborgir這個地方是如何形成的。


Dimmuborgir除了是遊覽冰島獨特地理環境的地方,也是健行的好去處。這兒有差不多6條不同的健行路線,讓遊人一邊健行一邊欣賞四周風景



在Dimmuborgir,四周佈滿奇形怪狀的岩石,我和Mr. Ha戲稱這兒是「冰島奇石林」







Kirkjan
在Dimmuborgir的眾多岩石群中,最出名的就是Kirkjan (The Church)。



Kirkjan是Dimmuborgir較高的地方,站在這兒可以看到Dimmuborgir大部份的景色。


今天熱得很,不少外國人熱得要將上衣除去。


在Dimmuborgir,遊人也可以見到美洲板塊和歐亞板塊的裂縫。


Grjótagjá Rift
在Dimmuborgir逗留了半個小時,象徵式的遊了一圈後,我們接着到下一個景點 -- Grjótagjá rift(裂谷)。 車子行駛的時候,我們見到遠處有地方飄着白煙,那應該是地熱發電站位處的地方。

在以前,Grjótagjá rift是一個冰島人和遊客浸溫泉水的地方。不過,因為地熱緣故,Grjótagjá rift 的泉水溫度越來越高,現在已經不宜浸泡。再者,這兒位處地震帶,洞內的石塊曾經跌下來,所以洞口豎立了警告牌,`提醒遊人不要走進洞內,以免發生危險。




Kroflustod Power Station
Grjótagjá rift之後的景點就是Viti火山口湖,我們在途中經過Kroflustod地熱發電廠。這個發電廠非常環保,因為它只是利用地底下的熱能發電,供電給附近的城鎮使用。

Viti
經過Kroflustod地熱發電廠後,很快便到達Viti火山口湖。Viti現在是一個已經沒有活動的火山口,由於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硫磺,所以湖水是藍色的。不知為何來到這兒時,太陽不見了。要是有太陽照射的話,拍照時湖水在反光下會更藍。火山口的直徑有大概150米,看看相中左上角的汽車跟火山口湖的比例,便可知這個湖有多大。以我行山的速度,圍繞它走一圈最少要45分鐘,但我們同團的澳洲團友只用了15分鐘便遊了一圈。他說是因為他之前到西班牙旅行時,每天走幾小時的山路,日子有功之下才得到的結果

圍繞着火山口湖的是一條佈滿沙石的步行徑,沿路並無任何圍欄。對我來說,上斜時是沒有問題,但眼看中途要下一個又一個大概有40多度的斜坡時,路面佈滿沙石。眼見前面的女士要很小心的扶着走在她跟前的男伴慢慢跣下去,一步一驚心之餘又差點跣得坐在地上,我的「怕碌落山」恐懼症又開始發作
我唯有跟Mr. Ha說,他喜歡的話可以自己繼續向前行,但我要走回頭路。哈哈,Mr. Ha說他怕我自己一個走真的會碌落山,寧願陪我往回走。

我們走回火山口湖的正面拍照,就在這時澳洲團友已經走了一圈到來。

站在Viti,可以遠眺Kroflustod Power Station和其他地熱蒸氣噴口。



Grjótagjá Rift
在Dimmuborgir逗留了半個小時,象徵式的遊了一圈後,我們接着到下一個景點 -- Grjótagjá rift(裂谷)。 車子行駛的時候,我們見到遠處有地方飄着白煙,那應該是地熱發電站位處的地方。


在以前,Grjótagjá rift是一個冰島人和遊客浸溫泉水的地方。不過,因為地熱緣故,Grjótagjá rift 的泉水溫度越來越高,現在已經不宜浸泡。再者,這兒位處地震帶,洞內的石塊曾經跌下來,所以洞口豎立了警告牌,`提醒遊人不要走進洞內,以免發生危險。



在Grjótagjá rift,我們又可以看到板塊交接的地方。


Kroflustod Power Station
Grjótagjá rift之後的景點就是Viti火山口湖,我們在途中經過Kroflustod地熱發電廠。這個發電廠非常環保,因為它只是利用地底下的熱能發電,供電給附近的城鎮使用。



Viti
經過Kroflustod地熱發電廠後,很快便到達Viti火山口湖。Viti現在是一個已經沒有活動的火山口,由於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硫磺,所以湖水是藍色的。不知為何來到這兒時,太陽不見了。要是有太陽照射的話,拍照時湖水在反光下會更藍。火山口的直徑有大概150米,看看相中左上角的汽車跟火山口湖的比例,便可知這個湖有多大。以我行山的速度,圍繞它走一圈最少要45分鐘,但我們同團的澳洲團友只用了15分鐘便遊了一圈。他說是因為他之前到西班牙旅行時,每天走幾小時的山路,日子有功之下才得到的結果


圍繞着火山口湖的是一條佈滿沙石的步行徑,沿路並無任何圍欄。對我來說,上斜時是沒有問題,但眼看中途要下一個又一個大概有40多度的斜坡時,路面佈滿沙石。眼見前面的女士要很小心的扶着走在她跟前的男伴慢慢跣下去,一步一驚心之餘又差點跣得坐在地上,我的「怕碌落山」恐懼症又開始發作


我們走回火山口湖的正面拍照,就在這時澳洲團友已經走了一圈到來。


站在Viti,可以遠眺Kroflustod Power Station和其他地熱蒸氣噴口。


Námafjall
離開Viti,坐了十多分鐘的車,我們來到Námafjall。這兒是一個高溫地熱區,有不少的fumaroles(硫磺谷)和mud pots(泥槳池)。泥漿池有1000米深,溫度超過200度 

根據展板的介紹,由於寒冷的地下水沿着地殼的裂縫滲到接近地心的地方,水遇熱變成蒸氣,跟地下的硫磺氣體一起升上地面,因而形成Námafjall彌漫白色蒸氣的景象。所以,當大家踏足Námafjall的範圍時,見到煙霧彌漫之外,還嗅到濃烈的硫磺味。

由於四周都有高溫的蒸氣噴孔和泥漿池,有關方面將有危險的地方用繩圍繞,以防遊客走進去。



泥漿池有大也有小的,共通點是溫度很高,內裡的泥漿熱得不停翻滾。






因為硫磺的緣故,四周的土地帶有一點黃色和非常貧瘠,寸草不生。


Nature Baths
參觀完Námafjall,下一站亦是這個旅程最後一站,就是Nature Baths。


根據展板的介紹,由於寒冷的地下水沿着地殼的裂縫滲到接近地心的地方,水遇熱變成蒸氣,跟地下的硫磺氣體一起升上地面,因而形成Námafjall彌漫白色蒸氣的景象。所以,當大家踏足Námafjall的範圍時,見到煙霧彌漫之外,還嗅到濃烈的硫磺味。

由於四周都有高溫的蒸氣噴孔和泥漿池,有關方面將有危險的地方用繩圍繞,以防遊客走進去。



泥漿池有大也有小的,共通點是溫度很高,內裡的泥漿熱得不停翻滾。






因為硫磺的緣故,四周的土地帶有一點黃色和非常貧瘠,寸草不生。


由泥漿池飄出來的蒸氣沒有很強烈的硫磺味,反觀由fumaroles飄出來的就非常厲害。



Nature Baths
參觀完Námafjall,下一站亦是這個旅程最後一站,就是Nature Baths。


Myvatn Nature Baths - Aerial View(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米湖溫泉在2004年6月開放,是一個純天然的地熱溫泉。

在夏天(6月-8月),溫泉的開放時間由早上9時至午夜12時。在2008年,米湖溫泉的成人收費只是ISK1,400;時至2012年,收費已經漲到ISK 2,800。在四年間,價錢上升了一陪,物價起漲
在我們參加Volcano Tour時,Marc知道我們會到米湖時,強力推薦我們到這兒浸溫泉。他說這兒的價錢比Blue Lagoon便宜,而且效果一樣。

穿過溫泉餐廳,遊客可走到戶外吃東西和欣賞溫泉的景色。

米湖溫泉有3個天然大池,任人隨意使用。

在戶外餐廳的盡頭,不停地噴出蒸氣,圍欄上有一個告示牌,警告遊客不要走近,因為那兒的溫度高達100度。

米湖溫泉在2004年6月開放,是一個純天然的地熱溫泉。

在夏天(6月-8月),溫泉的開放時間由早上9時至午夜12時。在2008年,米湖溫泉的成人收費只是ISK1,400;時至2012年,收費已經漲到ISK 2,800。在四年間,價錢上升了一陪,物價起漲


穿過溫泉餐廳,遊客可走到戶外吃東西和欣賞溫泉的景色。


米湖溫泉有3個天然大池,任人隨意使用。


在戶外餐廳的盡頭,不停地噴出蒸氣,圍欄上有一個告示牌,警告遊客不要走近,因為那兒的溫度高達100度。

Driver Guide叔叔跟我們說,我們因為參加tour,所以可以以半費的價錢浸溫泉。我們打算先回酒店安頓後,才決定是否回來浸溫泉。澳洲團友說他沒有打算浸溫泉,所以我們今天的Lake Mývatn Summer Tour便就此完結。Driver Guide叔叔將車駛回Reykjahlíð,先將我們送返酒店,然後才與澳洲團友返回Akureyri,坐飛機回Reykjavi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