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6 July 2012

2012 Trip to Iceland - Day 6.2 (Husavik Whale Museum)

參加完觀鯨團後,時間差不多是下午1時。我們其實不太肚餓,不過我們參加完puffin tour,回到Akureyri時應該已經是晚上,所以還是決定先找一個地方稍事休息和吃點東西。在碼頭沿岸有幾張野餐枱,有些人會自備食物,一邊望着海一邊吃東西,感覺也很不錯。





Lonely Planet介紹了4間餐廳,當中的Gamli Baukur是編輯推介的餐廳。我們今天的午餐就在這兒吃了






這間餐廳是一座木製的建築物,它的地點很好,正面對着海邊。如果選擇坐在戶外的話,可以一邊吃東西一邊欣賞Husavik海邊的景色。餐廳是由North Sailing擁有,可能這個緣故吧,所以它能坐擁這樣好的位置。



可能我們進來是剛好是午餐時間,所以隨後有很多人進來。不一會,室內的座位給坐滿了大半。



餐廳的擺設圍繞着航海和捕魚,還有在香港越來越少人用的鎢絲燈泡。











我們不是很肚餓,所以點了兩個light course。



BBQ Pork Sandwich with Salad and Potato Wedges (ISK 1,890)

來了冰島6天,我發現一樣很特別的事,就是我從來沒有在餐廳的menu上見到任何有關豬肉的菜式。難得見到這兒有燒烤豬肉三文治,當要要試一試  雖然說它是一份「三文治」,我覺得它應該叫作豬肉漢堡。這個包的份量很大,其實一點也不light。味道很好,豬肉很稔很入味。就算很飽,也忍不住要將它全部吃掉。



Baukur Hamburger with Salad and Potato Wedges (ISK1,990)

Mr. Ha習慣點食物不會跟我相同,因為這樣可以試多些其他不同的菜式。他吃牛肉,所以點了這個hamburger。他說這個hamburger也很好味,Lonely Planet沒有介紹錯  



Husavik除了是出名的觀鯨小鎮,也是一個漁港,所以餐廳的menu必定會有"Catch of the Day"。



吃飽了,我們便走到餐廳旁邊不遠的Whale Museum消磨時間。

Husavik Whale Museum 

Husavik Whale Museum(鯨魚博物館)是這兒不能錯過的景點。雖然看似一座很小的建築物,但內裡有着全冰島最豐富有關鯨魚的館藏。在6月至8月旅遊旺季時,博物館開放的時間是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收費是每位成人ISK 1,250。

鯨魚博物館的前身是Whale Centre,只是一個小小的鯨魚展示中心。由於大受歡迎,創辦人豐富館藏,並在三年後遷往現址這個廢棄的漁獲處理場。



在博物館的外面,放了一部分長鬚鯨的腦顱骨和下顎骨。






Baleen Whale(長鬚鯨)(圖片來源:Animal Planet



在Tourist Information Centre的櫃台交了入場費後,遊客就可以進入博物館。初時還以為博物館內的展品應該不會很多,但其實細心地看的話,絕對可以花上兩個小時以上






Baleen Plate of a Humpback Whale(座頭鯨的鯨鬚板)

當鯨魚張開口時,牠們會吸下很多海水。吸下海水後,牠們會把咀閉上,把海水透過鯨鬚吐出,而食物(例如:小魚、蝦等)就會被隔出來,成了鯨魚的腹中物。鬚板是由角質(keratin)組成,由於受長期的磨損,導致這些角質化為一些貌似毛髮一樣,故稱為鯨鬚。鯨鬚最長可達76cm。座頭鯨的兩邊上顎可各有大約270至400片鯨鬚板,鯨鬚具有牙齒的功用,座頭鯨會用鯨鬚把食物過濾,然後吞下肚。



Baleen Plate of a Blue Whale(藍鯨的鯨鬚板)

這是藍鯨的鯨鬚,成年藍鯨可在上顎長有多達400塊鯨鬚板。



Narwhal / Monodon Monoceros(獨角鯨)

獨角鯨是住在最北處的鯨魚,牠比任何鯨類生物住的地方還要再北。獨角鯨頭上長長的尖刺,其實是牠的門牙。獨角鯨只有兩隻長在上顎的牙,雌性的牙通常埋在牙床,而雄性的左牙會生出來,變成一條好長的尖刺,有些可長達3米。



 

圖片來源:Alice's website



Sperm Whale(抹香鯨)

這副下顎骨是屬於一條抺香鯨的,牠是在1998年冰島西南面海岸一個地方發現。抺香鯨的牙比牠的肉更具價值,所以人類會割了牠的兩顎,以保存牙齒。一般來說,抺香鯨的下顎可有多達50隻牙齒,而這一條就有44隻。這條抺香鯨的下顎有3.85米長,估計鯨魚長達14米,重量大概有40至50噸。

 

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Vertebrae from a Blue Whale(藍鯨的脊椎骨橫切面)

藍鯨是公認為地球體型最大的動物,牠可長達33米,重達181噸。在人類過度獵殺下,藍鯨幾乎滅絕。直至國際間在60、70年代起倡議保育藍鯨後,藍鯨的數量才逐漸上升,在2002年藍鯨的數量估計有5,000至12,000條。

 

Shoulder Blade of a Blue Whale(藍鯨的肩胛骨)

在以前,冰島家家戶戶都很流行將巨形的鯨魚骨頭來裝飾家居。很多冰島的傳統農舍和石屋都會以鯨魚的脊椎骨來建造牆壁,而鯨魚的肩胛骨和肋骨則會用來建屋頂。這塊現時展示在鯨魚博物館的鯨魚肩胛骨,相信是發現過其中一塊最大的鯨魚骨頭。



圖片來源:Flora's Colourful Day



在博物館的天花,吊了一副鯨魚的骸骨。

 

The Great Auk(大海鳥)

大海鳥的故事跟冰島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因為最後的兩隻大海鳥就是在冰島被殺,這種鳥現在已經絕種了。在1844年,一批冰島人到Eldey Island為收藏家捕捉最後一對存活的大海鳥。在捉鳥的過程中,在巢中的鳥蛋給打破了,而那一對大海鳥後來給製成標本,現時存放在哥本哈根的Natural History Museum裡。



在博物館地下這層,除了有鯨魚的展品外,還有講述捕鯨歷史和介紹捕鯨用的工具。

Whale Killing

Harpoons(魚叉)

這些手握的魚叉以前在冰島是用來捕捉小鯨魚和海豚。

 

Cold Harpoon

這款魚叉主要是用來捕捉小鬚鯨。如果鯨魚沒有即時死去,漁民會跟着再用槍射牠們。魚叉附有一個浮標,用以增加拖力和確定鯨魚的位置。



在1968年,一大羣海豚被困於冰島北部海岸的浮冰。當地人知道海豚已經不能存活,所以決定將牠們人道毀滅。這是當海洋哺乳類動物被來自格陵蘭的浮冰圍困時,當地人一般的做法。

 

除了相片和展品外,博物館還有影片播放,讓人知道獵殺鯨魚的殘酷。雖然沒有指明是誰獵殺,但從電視機下的紙盒上的文字,便可猜到一二。





Whaling Station(鯨魚處理場)

這個位於Hvalfjord(鄰近Reykjavik)的鯨魚處理場在1948年至1989年營運,曾經一度停止運作,但在2006年起又再恢復運作。



Stranded Whales(鯨魚擱淺)

博物館還有一些資料關於鯨魚擱淺。冰島有不少歷史文獻提及這方面的東西,這些文件的出現可追溯至13世紀的手稿。當鯨魚被發現擱淺,冰島人才將牠們的肉吃掉。冰島語中的"hvalreki"可解為「擱淺的鯨魚」,亦有另一個含意,就是"God-given"(上天賜予的)。一條擱淺的鯨魚在以前能拯救了不少冰島人的生命。近年人類意識保育鯨魚,所以會發展科技來拯救擱淺的鯨魚,將擱淺鯨魚的存活率由以前的0%增加到60-80%。



除了介紹鯨魚外,博物館還有其他海洋哺乳類動物生物的一些展品,其中一樣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海洋生物 -- 海豚



White-Beaked Dolphin(白喙斑紋海豚)
這種海豚居住在北大西洋,通常在較北方的水域出沒。



博物館的二樓展示了不少鯨魚的骸骨,還附有詳細的說明。如果要將它們全部看完的話,我自己覺得會花上最少大半個小時



Narwhal(獨角鯨)



Minke Whale(小鬚鯨)



Sperm Whale(抹香鯨)



Opening for the Nasal Passage(噴氣孔)





Steina

噴氣孔對鯨魚非常重要。在1999年,博物館收到一位在Grimsey Island的居民的電話,告知博物館他發現了一條擱淺的鯨魚,詢問博物館是否願意將牠納入為館藏。博物館將鯨魚由Grimsey Island拖回Husavik,檢查後發現這是一條humpback whale(座頭鯨),而在鯨魚的噴氣孔上發現了一粒小石。鯨魚因此被命名為"Steina",因這個字的發音跟冰島語中的石頭一字發音相近,而且"Steina"是女性用的名字。



Sowerby's Beaked Whale(梭氏中喙鯨)

這條梭氏中喙鯨於1999年1月在Snaefellsness附近擱淺。經過檢驗後,科學家鑑定這是一條梭氏中喙鯨,這個種類的鯨魚以前只曾在冰島出現過一次。梭氏中喙鯨屬於劍吻鯨科(Ziphiidae),主要生活在深海,以尤魚和深海魚類為食物。這類鯨魚是有齒的鯨魚,雄性會在下顎長出兩隻牙齒。成年的梭氏中喙鯨可長達5米,重1.3至1.5噸。



這條梭氏中喙鯨的脊椎骨有三節靠在一起,可能是由於給螺旋槳打到。



圖片來源:CW Azores Blog



Bottlenose Whale(瓶鼻鯨)

這是一副北瓶鼻鯨的骸骨,鯨魚是在2002年在冰島南岸被發現擱淺。北瓶鼻鯨能長至10米長和9噸重,一般的壽命可達40-60歲。這種鯨魚通常可在深海找到,牠們會潛入1000米深的海域尋找食物。跟大部分有牙齒的鯨魚一樣,這種鯨魚也是在下顎長有兩隻牙,而且也是只是雄性的鯨魚才有。牠們的牙齒通常是藏在牙床,不容易發現。





圖片來源:North Sailing's Website



Long-finned Pilot Whale(長肢領航鯨)

長肢領航鯨,又名長鰭領航鯨。牠們屬於海豚科,但行為較為接近鯨魚。牠們的特點是有特長的胸鰭,佔身長的15-20%





圖片來源:Life of Sea



獵殺長肢領航鯨(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法羅群島(Faroe Island)居民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獵殺長肢領航鯨,並視之為他們的傳統「慶典」。法羅島民會駕駛汽艇,將鯨豚驅趕至海灣處,過程冗長,目地就是將體力耗竭,長肢領航鯨群驅至淺灘處,血腥屠殺就此展開。長肢領航鯨遭開腸剖肚,頭遭重擊,不多久,血染整個海灣,到處散佈著鯨豚支離破碎屍身與奄奄一息的垂死長肢領航鯨。由於每次行動都會屠殺大量鯨魚,血水把海灣都染紅,他們的行動早已惹來環保團體及愛護動物團體的關注。2010年7月19日,一名事前混入當地人之中生活的保育人士拍攝了一場在Klaksvik城鎮進行的屠鯨行動,並把過上載上網,即時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以及人道問題的爭議。多個團體在網上發動簽名運動,意圖各丹麥政府施壓,令這種屠鯨的活動被禁止。


From Slaughter House to Whale Museum

博物館的前身是漁獲處理場,所以博物館內的展品也有包括當年初成立時的一些文件和宣傳品。



在博物館的新翼還有一些展覽,當中有一副minke whale(小鬚鯨)BB的骸骨。這條小鬚鯨BB是無意中在漁網內發現,相信牠大概有6-8個月大和重約1噸。新生的小鬚鯨大概長2.8米和重450kg,而這一條有4米長。



我們在鯨魚博物館不經不覺消磨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由於我們參加了4時出發的puffin tour,就算未看完所有展品也要離開了  我覺得鯨魚博物館真的值得一看,不愧Lonely Planet說它是冰島其中一個值得一遊的博物館。參觀過博物館後,讓我對鯨魚的認識增加了不少,也讓我覺得獵殺鯨魚真的要不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