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稍事休息後,我們便出發吃午餐。有不少旅遊書推介「滿來溫泉拉麵」(地址:溫泉路110號),說他們的拉麵價格相宜,兼且品質不錯。我見滿來跟酒店的距離不遠,所以便提議到那兒吃東西。
沿着溫泉路走了約15分鐘,便看到這座紅磚天主堂,即是說我們很接近滿來了。
我們到達的時候大概1時多些,店外站着起碼7、8個人 雖然現在還未到盛夏,但天氣已經很熱了,站在門外乾等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店內有冷氣開放的座位好像不多,要等候入座的話,可能最少等10-20分鐘。Mr. Ha的媽媽看見這麼多人,第一時間已經說不想排隊。我們看見隔壁有一間叫「蘿特思」的小餐廳,座位還未坐滿,便唯有捨棄滿來了。唉,懷着滿心歡喜的來,卻吃不到滿來的拉麵。
「蘿特思」是一間家庭式經營的小餐廳,餐廳有兩個窗台給放滿了很多不同的擺設,讓我想起英國的漁港小鎮Plockton
店內有一個書架,放滿書籍,供客人閱讀。店主還將幾個特別的茶壺放在架上做裝飾。
餐廳內只有5張枱,鄰座的嬸嬸很悠閒地吃着火鍋聊天,氣溫30多度還吃火鍋,真的有點匪夷所思。在我們離開時,她們仍在聊天,非常寫意。
餐廳的食物種類不是很多,餐牌上寫的已經是全部可提供的食物。
Mr. Ha的爸爸媽媽各點了一個套餐,分別是梅干扣肉和清蒸鯛魚;而我和Mr. Ha則分別要了一客海鮮拉麵和鍋燒烏龍麵。
根據Mr. Ha的爸爸媽媽所說,套餐的蒸蛋非常好吃,雞蛋很有蛋味,蒸魚亦很好,比香港的好得多。我的拉麵也不錯,拉麵的湯不是一般的豬骨湯底,樣子就像水一樣沒有特別,但味道卻很不錯。
天氣太熱,吃飽後要了一杯凍檸檬茶,想不到他們用的是青檸而不是香港用的黃色檸檬。我對這一餐沒有什麼期望,但出奇地覺得這個小店的東西不錯。
餐廳門外有一個小小的蓮花池,不知是公家還是私人的,但打理得十分好。吃飽後,我們便沿着中山路走往溫泉博物館。沿途有一條匯聚地熱谷流出來的溫泉水和一些別處引來的溪水的北投溪,供遊人來個露天浸腳。
這兒有小橋流水,十分寧靜,在樹蔭下有陣陣涼風,非常舒服。北投在日治時期經,是日本人浸溫泉和渡假的地方。這條橋是在當時建成,現在已經成了古蹟,不能在上面過橋,旁邊則建了一條木橋和涼亭。
這兒的電錶箱給塗了花花草草的畫,完全配合北投這個青山綠水的渡假地方。
見到這個涼亭,就知道到了溫泉博物館了。
免費開放的北投溫泉博物館在1998年開幕,前身是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浴場是在1913年由當時的殖民地政府台北州廳,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方式興建。
因為館內建築物是台灣的三級古蹟,為了維護古蹟的承載量,遊客必須在入口處先脫鞋及換上博物館提供的拖鞋。有潔癖的人,可即場購買不織布拖鞋。
榻榻米活動大廳展示區
在日治時代,這個榻榻米大廳是當時的人在沐浴後納涼、用餐和休憩的地方。大廳在星期二至五會開放給遊客自由進入休憩,但在星期六及日因參觀人數太多而不會開放。今天是星期日,雖然參觀的人不算很多,但也無緣走進這個大廳一坐。
這個浴場就是整棟建築物最重要的地方。大浴池只供男性沐浴,浴池的建築仿歐洲式,帶有羅馬和土耳其浴池的風格(怪不得我覺得這個浴池跟Roman Bath很像啦!!)。此外,必須站着泡也是這個浴池的特色,因為這樣可以容納更多泡溫泉的人。
小型溫泉浴池
在復修之前,這些拱窗的彩繒玻璃已經遺失。這些玻璃是博物館參考了原居民提供的舊照片後,複製出來的。
由草坪往上看,整棟建築物真的很古色古香。
溫泉博物館隔壁的就是台北市立圖書館的北投分館。圖書館木造的外型跟一般水泥建築的有很大不同,起碼感覺上接近自然。這座建築物是利用太陽能發電及雨水回收系統,集節能和環保於一身,Mr. Ha說這座圖書館曾經得過不少建築大獎。
圖書館的對面就是凱達格蘭文化館,文化館的停車場用了一些造型特別的樹木做圍欄,很有創意。我們在30多度的溫度下由餐廳走到沒有冷氣的溫泉博物館,然後在公園逛了一會,感覺非常的熱。心想到文化館逛逛,雖然N年前來的時候發現這兒展覽的東西不多,但可以涼冷氣降溫,又可讓Mr. Ha的爸爸媽媽有一個歇腳的地方,沒有什麼看頭都去啦!! 怎知文化館的門外貼了一張空調壞了的告示,我們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文化館樓高10層,當中只有兩層是展覽區、一層是圖書館,其餘的都是會議室、研習室和辦公室,遊客可到的地方其實不多。展覽區是不准拍照,加上沒有冷氣,我們看過後便很快離開。
在北投逛了一會,不經不覺已經差不多4點。我見大家有點累和熱,就提議回酒店稍事休息,換過衣服再到淡水。我們在新北投站的酒店接駁車候車處等候時,有一個的士司機走過來搭訕,問我們有沒有需要包車,又問我們明天去哪兒,看看有沒有生意。可惜我們明天便會回台北,晚上坐機回香港,他做不成我們這單生意了
Mr. Ha和他的爸爸媽媽換過衣服後,我們便坐酒店的接駁車到北投站。看其他人的網頁,說有一條小路可以步行到新北投站,只需5、6分鐘,但跟老人家一起,還是坐車穩陣些。
我們坐捷運在淡水站下車,在老遠已經見到有一條很長的人龍排隊等巴士,上前一看,原來他們是排隊坐26號巴士,跟我們一樣到漁人碼頭。
在公車站等了十多分鐘,其他路線的公車絡繹不絕,但26號呢? 欲一架也沒有。為免老人家站着太久,我跟Mr. Ha提議坐的士到漁人碼頭,Mr. Ha的媽媽第一時間說好,哈哈!!! 漁人碼頭跟淡水站有好一段距離,步行的話真的有排行
我N年前來的時候,還未有漁人碼頭這個景點。這兒有長達300多米的木板棧道、半圓形的河岸觀景廣場和供行人用的船形景觀大橋,大橋於2003年2月14日落成,故又名「情人橋」。
在情人橋上,見到有很多人拿着相機和腳架,拍攝日落的照片。今天的天氣不大好,有煙霞和厚厚的雲,所以不能清楚看到日落。最好笑是Mr. Ha在出發前跟他媽媽簡介淡水,說很多人在那兒看日落,他媽媽即時的反應是:「為什麼要老遠跑去看日落? 日落有什麼特別? 在屋企也已經看到啦!!」。Mr. Ha的媽媽一向心直口快,可能Mr. Ha沒有想過她會有這個即時反應,我看到他的表情就像卡通片中的*_*lll的樣子
情人橋和棧道擠滿了遊人,我們在橋上望向台北的方向,見到在煙霞中的101大樓。
跟媽媽不一樣,Mr. Ha的爸爸在情人橋不停拍照,非常忘我和投入,我們在那兒逗留至差不多晚上7時。大家今天走了不少路,所以我跟Mr. Ha說坐車回到淡水站,在附近吃晚飯。我們走到漁人碼頭附近的公車站,見那兒站着不少人等車,相信很快便會有車駛來。等了一會,終於見到一架公車駛來,幸好我們站在較前的位置,可以快點上車和有位坐,不一會公車已經擠滿人。在車站等車的人雖然多,但不致於一下子便擠滿公車,真不知道人是從哪兒來
我們在總站下車後,便走到對面的英專路,那兒燈火通明和,應該能找到吃東西的地方。想不到在英專路林立的多是商舖,食肆多是在橫街小巷,難為Mr. Ha的爸爸媽媽要跟我們不停走。天氣熱,大家都想找一間冷氣開放的地方吃飯,本來想在一間西餐廳吃飯,誰知滿座要等最少半小時。我們唯有捨難取易,在隔壁的一間家庭式餐廳祭五臟廟便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