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較懶惰,沒有book星期日打羽毛球,一連幾個星期天都沒有運動。星期六早上跟米米飲茶,她提到很想去湛山寺看看。聽過很多人說起這個寺廟,還說到過那兒吃齋。上網找尋有關湛山寺的資料,才知道寺廟原來在清水灣,只要坐91號巴士和步行一會便可到達。橫豎昨天星期日百無聊賴,我便和米米、四少、Mr. Ha去湛山寺看看。
我們在大坳門站下車,往前走到路口,便已經見到往湛山寺的指示牌。
早上十點還未到,路上沒有太多的遊人,偶爾才看到一兩架駛往龍蝦灣的私家車。往湛山寺可走兩條路,一條通往大雄寶殿,另一條則可看到釋迦牟尼佛、佛殿、露天青銅藥師佛和舍利塔。
我們先到大雄寶殿,通往大殿的路口有兩座佛像,很有威嚴。
有些人對湛山寺沒有多大認識,但每當看到這張大雄寶殿的相片時,總會不其然說:這不是很多武俠片拍攝的地方?? 這邊除了大殿外,還有一座觀音像、兩座佛塔和一個銅製的大鐘。寺廟位處郊外,除了和尚頌經的聲音外,還有雀聲和鯉魚池的水聲,環境非常寧靜。寺廟內的植物經人悉心打理,有點日本feel
在大殿對出的空地泊了一架私家車,玻璃上貼了一張很特別的溫馨提示。
參觀完大雄寶殿後,我們便沿路走回龍蝦灣徑,再往前走到另一個路口,看寺廟內的其他東西。這邊的路口由兩隻麒麟把守。不是米米說的也不知道,左邊的麒麟背上有一錠金,右邊的背上則有一個葫蘆,分別代表財富和平安。
沿着斜路走進寺院後,看見一座千手觀音像。
一直走還看到這座釋迦牟尼佛,真沒想過在這兒看到一尊用玻璃箱罩着的佛像。
青銅藥師佛
通往舍利塔的龍雕刻
湛山寺雖然不是很大,逛了一個小時便看完,但沒想到那兒的雕刻很細緻,而且管理寺廟的人很快心思在樹木上。來之前曾經想過在那兒吃齋,不過齋宴是以一圍10人計算,還要2至3日前事先打電話預約,不像寶蓮寺般可以隨時walk-in,和不限最少人數。
離開湛山寺時,時間還早,只是早上11時。大家見時間尚早,同意沿着龍蝦灣徑往下走到龍蝦灣去。沿路走時,四少無意中發現了這隻有拳頭那麼大的野菇,外形像煞一個麵包,我將之稱為「麵包菇」
走了一會,看到這個「古代石刻」的指示牌,還以為有什麼特別的古代石刻,原來是一塊在海邊有紋飾的石頭,不過經風雨磨蝕,石上的紋飾其實已經不大清楚。
昨天天氣不錯,雖然有煙霞和密雲,看不見太陽,不過卻有很涼爽的海風,遠處還有幾隻帆船。
終於走到龍蝦灣,岸上有不少潛水的人士,我們在那兒休息了一會,本來打算往回走,但Mr. Ha繼續向前行,發現有人在騎馬,原來那兒是清水灣騎術學校。
清水灣郊野公園的入口就在騎術學校的旁邊,我們看見地圖指示,沿路上山走可以走到清水灣道。大家很久沒有行山了,見路程不遠(全長2.3公里),要走大概1小時,便沿着山路往上行。
這條郊野徑的山路不太難行,不過久於行山,加上不想米米行得太急太辛苦,我們行了一會便會休息一下。幸好沒有太陽,加上吹着很大的海風,就算不停流汗也不算很辛苦。
由龍蝦灣徑望向清水灣騎術學校
由馬術學校往上行,一直不停地行石級,部分石級之間的距離較高,有些時候也行得頗累,所以要不時停下來休息或飲水補充水份。我覺得這條梯級比上次由梅窩走到愉景灣那次還辛苦,共通點就是兩條也是「天國的階梯」
走極也好像走不完的石級和斜路
沿路見到不少這種黃色小花,形狀很像一粒粒小星星。
空氣質素不太好,景物總是不能看得很清楚。
相思灣
好像走不完的山路在前面等着我們.....
終於走到郊遊徑的最高點 - 大嶺峒(291m),之後走的路就容易得多,因為不用再上石級了。 大嶺峒有一個小小的觀景台,那兒有一塊指示牌,指着附近不同島嶼的名字。空氣不太好,所以很多島也未能看得清楚。在眾多島嶼中,這個叫「大癩痢」的小石島的名字最攪笑,可能在「獎門人」已經問過了。
由大嶺峒一直走了約15分鐘,終於見到清水灣。下山的時候一直走着又斜又窄的石級,當到達平地時,我的雙腳站着不動時有點震。
這兒便是龍蝦灣徑在清水灣郊野公園的出口。我和四少在不遠處見到小食亭,亭外有一張雪糕甜筒的海報,我和他同時說要食雪糕
在小食亭休息一會,我們便繼續沿着清水灣路走了約25分鐘,返回我們今朝的起點 - 大坳門。算一算時間,我們這一次湛山寺之行加即興行山用了三個多小時,全程走了最少6.5公里。
事後,我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網頁看,找到他們一個名叫「郊野樂行」的網頁,內裡有香港各種不同遠足和郊遊徑的資料,還有地圖可供參考。原來我們走的龍蝦灣徑,雖然整體難度是2星級,但坡度達3星級,怪不得我行完腳震,回家後更攰到死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