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6 October 2010

Honeymoon@UK & Swiss - Day 9.3 (Thames River & London Chinatown)

我們在Tower of London逗留至閉館,其實還有地方未看或者是匆匆看過,不過總算到這個地標一遊啦!!


離開Tower of London往Thames River望,必定會見到Tower Bridge。可能小時候唱太多 "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所以有不少人第一次見到Tower Bridge時,總以為它是London Bridge。 其實,London Bridge是一條普通的橋,跟Tower Bridge相比,沒有什麼特色可言。



我們經過Tower Bridge時還未到lift time,所以無緣見到橋樑升起讓大型的船隻經過。後來,上網查看,才知道Tower Bridge現正進行為期三年的維修工程,起碼直至3月(不知是不是2011年,因為網頁沒有清楚提及)工程完畢後,才可再有bridge lift。


Bridge Lift(圖片來源:Tower Bridge網頁



走在熙來攘往的Tower Bridge,泰晤士河的景色可以一覽無遺。河的兩邊主要是商業大大廈,跟Tower of London這個古舊的建築有強烈對比。




這座於2002年落成,由Norman Foster設計的London City Hall外型很特別,總令我聯想起給切蛋器切過的雞蛋,不知道設計的靈感是否真的來自切蛋器呢?



沿着河畔行了一圈,Mr. Ha和我便住underground到Leicester Square逛街和到唐人街吃飯,因為Mr. Ha又想喝湯了。  在香港時,我不 覺得Mr. Ha這麼愛喝湯;來到英國,他就不時嚷着要找一間中國餐館喝湯。


為了準備2012年的奧運會,倫敦很多的車站需要進行擴建工程和改善鐵路系統,所以常常見到車站的附近總有工程。情形跟上海舉辦世博之前,地鐵站需要加建出口、增加車站和伸延鐵路路線一樣,相信下次再來倫敦時應該更方便吧 ! 其實倫敦的underground車站很多都又細又舊,就算沒有2012年的奧運會,車站也需要upgrade。



我們在Regent Street逛街時,無意中發現這間boutique的櫥窗放了很多衣車。在我們的小時候,米米很喜歡自己做衣服,所以家裡有一部「勝家」衣車。衣車不用時,可以將它收在枱下,衣車枱便可以成了我的書枱,我很喜歡一邊讀書做功課一邊踏着衣車的腳踏不停踩。 可惜那部古董衣車敵不過時間的巨輪,光榮引退了。之後買的衣車,米米總是不大合心意,常常說以前那部好用得多。今次見到的衣車有很多我從未見過的款式,忍不住拍了一些,好讓回香港時給米米看。












走到Piccadilly Circus的路口,Mr. Ha說這個廣告牌是倫敦其中一個landmark,在很多廣告中也曾出現過這塊廣告牌。老實說,我不覺得這塊巨型霓虹燈廣告牌有什麼特別。在香港,這些廣告牌多的是;但在倫敦就很不常見了。



逛了好些時間,我和Mr. Ha便走到Chinatown吃飯。今次我們想試試其他餐館,所以不去Mr. Kong了。Mr. Ha說這間翠亨邨已經開了很多年,相信他們的東西也不錯吧,否則應該沒有人光顧和已經關門大吉了。



入了餐館,我們見在坐的多是外國人,中國人的寥寥可數。外國人真的很喜歡吃酸甜醬,每一枱有外國人的,就必定有酸甜醬和蝦片,而且不會有中國茶。由於我們是中國人,侍應沒有拿這些給我們,反而主動給我們送來一壺中國茶。我和Mr. Ha也覺得如果餐館有很多中國人光顧的話,食物水準一定不錯(Mr. Kong算是一個好例子!!),但這兒甚少見到中國藉的客人,真的有點擔心食物水準。事實證明我和Mr. Ha的logic沒有錯,這間餐館的東西真的很不行!!


我一邊食一邊鬧,豉汁涼瓜炆雞和漁香茄子的外觀差不多,顏色差不多,味道相差無幾。雪雞很難吃,涼瓜片很少,勁多蔥。至於漁香茄子,肉碎變了肉片,沒有咸魚香味,又是勁多蔥。Mr. Ha說他肯定廚師必定是外省人,用外省人的方法煮廣東菜,好唔得!!! 這間餐館又不是收費很便宜,但食物質素真的.....(下刪三千字)!!  我跟Mr. Ha說,要是我們待在英國餘下的幾天再吃中國菜的話,一定不會再來這一間。


東江豆腐煲



豉汁涼瓜炆雞



漁香茄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