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7 October 2010

Honeymoon@UK & Swiss - Day 10.3 (Salisbury Cathedral)


到過Roman Baths參觀後,我們便要到下一站的目的地 -- Salisbury Cathedral


Salisbury Cathedral的正式名稱為Cathedral of Saint Mary,建於1220年至1258年,教堂座落在大草原上,是英國其中一個最典型的早期建築。這兒有全英國最高的教堂尖頂,參觀時還可以順帶參觀教堂內部的木棚架、世界上最古老的時鐘和最壯觀的迴廊。




我們進入cathedral的範圍時,看到有很多棚架在教堂建築物外牆。既然教堂已經有這麼長的歷史,翻新維修自然免不了。




站在教堂的門口,導遊先生向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教堂外牆的雕像,他說了好幾個,但我沒有牢牢記住,左耳入右耳出。



不過,我記得他提過這座教堂需要維修,因為有些雕像已經有點破損,以左邊的那一個雕像為例,它的右手已經斷了,所以雕像只有左手沒有了右手。



導遊在讓我們觀賞教堂前門的裝飾時,另一團的導遊跟他說,今天BBC有工作人員在教堂的尖塔拍攝教堂的overview。大家自然往上望,哈哈,真的考大家眼力,Mr. Ha很快便看到有幾個人站在高高的塔上,其中有一個拿着攝影機。



我們像鴨仔般跟着導遊進入教堂,有一個很大的Old Sarum模型放在迴廊。Old Sarum可以說是發展Salisbury的起源地。


Old Sarum


Old Sarum位於Salisbury北方公里的山丘,發展於青銅器時代,為蓋爾特人的要塞,經歷羅馬人(Romans)、薩克遜人(Saxons)、諾曼人(Normans)的統治下,於中世紀繁榮一時。據說在13世紀時,因主教與當時的堡主意見不合,便在位於現今Salisbury興建大教堂,跟着一些居民陸陸續續移往Salisbury生活。後來因為土地漸漸乾涸,更多居民遷往水源較豐富的Salisbury,使Salisbury漸漸發展起來,因此現在的Salisbury被稱為New Sarum。之後Old Sarum漸漸被荒廢,於1540年最後一棟房舍被拆掉後,那兒只僅存殘留的要塞遺跡。




Salisbury Cathedral因為建於750多年前,據說當時的地基打得只有4米深(Wikipedia的資料說,地基只有18吋/46cm呢!! ),所以它的主要迴廊開始有點傾斜。我們來之前不知道教堂的迴廊是非常有名,所以只是拍了幾張照片。不過,我覺得迴廊中央的草地非常綠油油。


圖片來源:Salisbury Cathedral 網頁





其實,深受時間洗禮的不止迴廊一處,在我們進入教堂參觀時,導遊先生特別告訴我們,教堂的柱樑也因為載重而彎曲了。哈,我掛住看,忘記了拍下彎曲了的柱樑。


Salisbury Cathedral Floor Plan(教堂平面圖)





Trinity Chapel





Quire(聖壇)



The Medieval Clock


教堂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鐘,這個鐘直至現時仍然運行,每到一個小時便會報時。這個鐘在1386年製造,原本存放在位於教堂北面的Bell Tower(已於1792年拆卸)內,在1956年維修後便存放在教堂內。在當時製造的鐘,全部都沒有鐘面,所以不特別說明的話,都不知道這是一個鐘。




在自由參觀前,導遊特別指着這副繞腳的石棺對我們說,這個武士是十字軍來的,因為凡是十字軍的武士,他們的石棺上的人形石雕的腳必定是繞着。




Chapter House


導遊先生之後帶我們參選教堂的Chapter House。這兒的Chapter House內保存了現時全世界四份Magna Carta(大憲章)中保存最好的一份和一些歷史文件,所以不准拍照。可能在進入Chapter House時知道不准拍照的關係,我覺得那兒有一種莊嚴的氣氛。


Roof of the Chapter House (圖片來源:http://www.paradoxplace.com


Chapter House的中央有一條柱樑,支撐着八角形的天花。



放在Chapter House的cushion,每一個均有英國皇帝的名字。


圖片來源:Salisbury Cathedral 網頁



The Refectory Restaurant


在Chapter House講解完畢後,導遊先生便說我們可以自由參觀。看了一會後,我和Mr. Ha便到教堂的餐廳吃東西,因為我們還未吃午飯呢!! 這間餐廳在2000年才建立的,所以內裡的裝潢比較新,最特別的是整間餐廳有玻璃天窗,只要往上望便可以看到教堂。可能我們來到時已經是三時多,餐廳內的三文沿大部份已經售罄,只有蛋糕提供,味道還不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